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47-审视瑶函-第47页

\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篇名>目闭不开属性:足太阳经为目上纲。足阳明经为目下纲。热则筋纵目不开。宜服助阳活血汤。(见卷二。)又小儿初生 下眼不开者。由产母过食辛热等物。致成斯疾。治法当以熊胆少许蒸水洗眼上。一日七次。如三日不 开。用生地黄散服。凡小儿不洗净。则秽汁必致浸渍于目 中。使眼赤烂。至长不瘥。
\x人参汤\x(治风头眩。但觉地屋俱转。目闭不敢开。)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制) 白术 防风(各八分) 白芍药 独活 黄 (各一钱二分) 官桂(去 皮七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x生地黄散\x 干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甘草 当归身 天花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量其大小。灯心汤调。搽入口内。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篇名>目直视属性:集成。直视者。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是也。若目睛动者。非直视也。伤寒直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 神气不慧。脏腑之气不上荣于目。则目为之直视。伤寒至于直视。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经曰。
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不能眠。以肝受血而能视。亡血。肝家气已虚。目气 已弱。又发汗亡阳。则阴阳俱虚所致。此虽错逆。犹未甚也。逮狂言反目直视。又为肾绝。直视摇头。又为 心绝。皆脏腑气脱绝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厥逆者亦死。又剧者发狂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脉弦涩者死。皆邪气盛而正气脱也。素问曰。少阳终者。其百节纵。目 绝系。王注曰。 谓 直视如惊貌。目系绝。故目不动而直视。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篇名>目直视属性:经曰。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螈 。
\x泻青丸\x(兼治小儿肝脏实热。手循领乱捻物。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身反折强直。目内青。
或脏腑气泄。诸药不止。脾胃久虚。眼暴发。赤肿疼痛。并治。)
龙胆草 当归 川芎 羌活 山栀仁 防风 大黄(湿纸裹煨各等分)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煎竹叶汤化下。或沙糖汤化下亦可。若治大人。每服二 三钱。量服。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龙胆 草味苦而浓。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
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以易治。故又用以大黄。用归身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
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意。乃上下分消其风热。皆所以泻之也。
\x和太师牛黄丸\x(治大小男妇卒暴中风。眩运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
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痫潮发。手足螈 。口眼相引。项背强直。并治之。)
石燕(火 醋淬九遍飞过) 雄黄(研飞) 蛇黄(火 醋淬九遍飞) 辰砂(研飞) 磁石 (火 醋淬九遍飞过) 石绿(研飞各一两) 轻粉(细研) 牛黄(细研) 粉霜(细研) 麝香 (细研各五钱) 金箔 银箔(各一百张为衣)
以上前十味。各另研极细。共为一处。用酒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薄荷汤。并酒磨下。老人 服半丸。小儿十岁以下。分为四服。蜜水磨下。四岁以下。分为五服。未满一岁。可分为七服。如牙关紧急。
以物斡开灌之。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篇名>目仰视属性:小儿螈 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高。名为天钓。亦惊风之症。宜服九龙控涎散。
\x碧霞丹\x(治大小男妇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牙关紧急。目眼上视等症。)
石绿(火 醋淬九遍研飞十两) 附子尖(去皮) 乌头尖(去皮) 蝎梢(各七十个)
上将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宜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入酒少许。温暖 服之。须臾吐出涎痰。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立效。
\x九龙控涎散\x 赤脚蜈蚣(一条去头足尾酒涂炙) 荆芥穗(炒) 白矾( 各一钱) 滴乳石(另研) 天竺黄 (炙研各一钱) 甘草(炙一钱半) 肥绿豆(一百粒半生半炒) 雄黄(另研二钱) 腊茶叶(二钱五分)
上件共为细末。每服五分。量其大小用之。人参薄荷汤调下。
<目录>卷四\附小儿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仰视目睛动目札诸症验方<篇名>目晴动属性:目者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 动。经曰。曲直动摇。风之 象也。宜用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