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47-审视瑶函-第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地骨皮 桔梗 白茯苓(各七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白痛属性:邪攻精液神膏走,色变青蓝无白珠,急访明医求妙手,免教走尽悔之迟。
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蓝色也,病症尤急,盖气轮本白,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汁 游出,入于气轮之内,故色变青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失治者,瞳神损而终身疾矣。宜服
天麻汤
天麻 家菊花 川芎 当归身 羌活 白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热服。
伤寒疟后,白珠青者,加柴胡、麦门冬(去心)、黄芩、天花粉;毒瓦斯所攻,白珠青者,
加黄芩、牛蒡子(炒研)、连翘、黄连。
还阴救苦汤(见卷二)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目痒属性:痒有因风因火因血虚而痒者,大约以降火为主,然有为血行而痒,目将复明,火散发痒 宜平肝滋荣为主。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目痒属性:痒如虫行,病属肝心,无病而痒,病始来侵,有疾而痒,其病愈深,常时小痒,又当辨 明,轻重进退,宜审其因。此症非谓常时小痒之轻,如虫行之痒,不可忍者,须验目上有无 形症,决其病之进退,至于有障无障,皆有痒极之患,病源非一。有风邪之痒,有邪退火息 气血得行,脉络通畅而痒。大抵有病之目,久不治而作痒者,痒一番则病重一番。若医治 用药后而痒作者,病必去速。若痒极难当,时时频作,目觉低陷者,命亦不久矣。有痒极而 目脱者,死期近矣。泪多者血虚夹火,大抵痛属实,痒属虚,虽火乘虚而入,非其本病也。
宜服∶
驱风一字散
治目痒极难忍。

川乌(炮) 川芎 荆芥穗(各五钱) 羌活 防风(各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苏薄荷汤调下。

人参羌活汤
治肝热涩痒昏蒙。

赤茯苓 人参 羌活 独活 地骨皮 川芎 柴胡 桔梗 细甘草 枳壳 前胡 天麻 (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痒甚者,加防风、荆芥穗。

广大重明汤
治两目睑赤烂热肿痛,并梢赤,及眼睑痒极,抓至破烂,眼楞生疮痂,目 多眵痛,瘾涩难开。

防风 川花椒 龙胆草 甘草 细辛(各等分)
上锉如麻豆许大,内甘草不锉,只作一挺。先以水一大碗半,煎龙胆草一味,干一半,
再入余三味,煎至小半碗,去滓,用清汁带热洗,以重汤炖令极热。日用五七次,洗毕,合 眼须臾,痒亦减矣。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肿胀属性:按∶肿胀有风热上攻,有燥火客邪;或黑珠疼甚;或白睛肿痛,皆因肝经实热,或移 热于肺,俱宜清火散风治之。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肿胀属性:肿胀如杯目最疼,泪多怕热与羞明,若侵头脑连眶痛,木火为殃祸不轻,忽使睛中灌瘀 血,管教变症似风生。
此症谓目赤痛,睥胀如杯覆也。是邪火有余,肝木受克,而火不能生,故火邪反乘虚而 为炙燥之病,其珠必疼,而睥紧硬。若暴风客热而作痛者,必多热泪,而珠痛犹为稍缓。风 热外感易治,若木火内攻,则病退迟,重则瘀滞塞目,血灌睛中,而症变不测,须用开导。
轻则敷治而退,重则必须开导,若敷治不退,退而复返,开导不消,消而复痛连头脑,肿愈 高而睥愈实,此风热成毒也。宜服点∶
散热消毒饮子
牛蒡子(研炒) 羌活 黄连 黄芩 苏薄荷 防风 连翘(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金丝膏
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黄连(二两) 龙胆草 大黄 黄柏(去皮) 当归 山栀仁(各一两) 乳香(去油研) 硼砂(
明者) 灯心(各二钱半) 青竹叶(一百片) 大枣(二十枚,去核)
上用水五升,不拘冬夏,浸一时辰取出,于银石器内慢火熬。不令大沸,候滓尽汁出,下 火放冷,用绢绞取汁于无风尘处,澄一时辰去滓,于器内用慢火熬令减半,入白蜜半斤同搅 将有蜜者,以手挑起,有丝则止,放冷,再以夹绢袋滤过,用瓷盒盛之,每取一茶匙许,
研龙脑一字,极细,入膏同研一二千遍,令匀,取少许点之。
【目录】卷三\运气原证【篇名】肿胀属性:白睛 肉起,鱼胞状浮膘,缘因肺火抟,致为目祸苗,清凉宜早治,依旧复平消。
此症气轮肿起,不紫不赤,或水红,或白色,状若鱼胞,乃气分之病,不用开导,惟宜 清凉,自然消复。若头疼泪热,及内燥而赤脉多者,防有变症。宜服∶
玄参饮
治肺脏积热,白睛肿胀,遮盖瞳神,开张不得,赤涩疼痛。

玄参 汉防己 升麻 羚羊角(锉末) 沙参 车前子 栀子(炒) 桑白皮 大黄(微炒)
火麻仁 杏仁(去双仁皮尖,汤浸麸炒黄,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洗眼青皮汤
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