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芦
根30克
二诊:上方服四剂,体温降至37―38℃之间,黄疸明显消退,烦渴已少,精神好转。但臌胀未消,日夜痛楚。脉弦滑,舌苔黄,厚腻未退。症属黄疸湿热较化,肝脾气机壅滞未舒,运化无权,水邪停留。本当攻逐,但久病脾胃屡伤,用峻猛之品,恐难胜任;若随攻随胀,预后尤为不良!提笔踌躇,忽忆同道鲁绍曾老先生曾谓:“用大蒜煮鲜肉,可消腹水,且不伤正。”因嘱试服用生大蒜120克(去皮)鲜猪肉半斤,同熬粑烂为度,顿服。并处方:
茵陈15克带皮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9克炒枳壳9克
炒厚朴9克 广陈皮6克 大腹皮9克 冲郁金9克 广木
香4.5克 焦柏4.5克 烧鸡金6克 甘草3克
三诊:患者自诉:服上述单方及汤药后,约二时许,脘腹胀闷欲死,心泛欲吐,而强忍之。又二时许,腹中鸣动,随即二便如注。半日共下稀水粪便十三次,后臌胀顿消,如释重负。发热也退净,精神爽适,且知饥索食。诊脉转现弱缓,舌苔退薄。此病退,肝脾未复,续宜调肝扶脾,和胃清化。处方:
茵陈9克 苍术9克 茯苓2.4克 猪苓9克 泽泻6克 苡
仁12克 波寇6克 炒枳壳6克 甘草3克 竹茹6克
烧鸡金6克
四诊:上方服一周,病势稳定,精神好转,食欲旺盛。
脉缓微弦,舌红、苔薄微腻。症候续宜调理,再拟下方:
茯苓15克 猪苓9克 泽泻9克 苍术9克 炒厚朴9克
广木香3克 西砂仁9克 陈皮6克 苡仁12克 甘草3克
竹茹6克 烧鸡金6克 鸡骨草12克
上方化裁出入,治疗约一月,诸症俱消。出院后,改服逍遥、六君类加减,前后二、三年,巩固疗效。因庆再生,与余结成革命友谊,至今往来不绝。
[按]辛劳骤饮,肝脾损伤,血郁气滞,湿热熏蒸,运化、疏泄、及开阖失常,发为黄疸臌胀奇险重症。首用清泻分消之剂,继投辛温通导、扶正驱邪验方,效应如响f此即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及“劳者温之”之意焉。
肿 胀
管××,男,十六岁,学生。1954年7月。
初诊:患者月前因剧烈运动后,外感发热,腰痛,肢软乏力,未加诊治。继则面目及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腰痛加重,精神尤感疲乏,饮食减少,胸腹胀闷,大便稀溏,经某医院诊断为肾炎。
诊见面色苍白,脸足浮肿。脉沉细,左尺兼弦,右关濡弱,舌淡苔薄腻。此系肾虚脾弱,水湿不化,治以温肾固脾,除湿通络,拟方:
茯苓18克 白术12克 桂枝木9克 泽泻9克 猪苓9克
大腹皮9克 广陈皮6克 怀牛夕6克 桑寄生12克 红饭
豆12克 炒苡仁12克生甘草3克车前子0克炒川断9克
二诊:连服上方五剂后,小便增加,面足浮肿渐消,腰痛减轻,精神好转。复感表邪,痰凝作咳。脉两寸微浮,苔腻退薄,此脾胃运化渐复,气虚卫弱,续拟下方:
生口芪12克 防风片6克 白术9克 川独活6克 桑寄片
12克 法半夏9克 广陈皮6克 茯苓15克 苡仁12克 桂
枝木6克 生甘草3克 生姜1片 小红枣11枚
三诊:上方连服五剂,表解,卫阳已固,小便清长,便溏转干。面足微浮,偶有腰痛。诊脉沉细而缓,舌粉苔薄,脾阳较振,肾气尚虚,续拟下方调理:
桂枝木4.5克 白术9克 杜仲12克 干地黄12克枣皮4.5克
粉丹皮4.5克 泽泻6克 茯苓15克 炒淮药12克 桑寄
生12克怀牛夕6克生甘草3克
上方服十余剂后,诸症全消,面色转润,嘱常服金匮肾气丸巩固疗效。
[按]本例由于脾肾两虚所致,运泄无权,水湿留滞,阳气不运,浸瑶肌肤,发为肤胀。方用苓桂术甘加减及五苓等,俾气化而湿无所留。若妄以淡渗利水之品,则气化益衰,致蹈舍本逐末之弊。

肠梗阻
潘××,男,五十五岁,干部。1958年。
初诊:患者平日工作劳累,脾胃较弱。因伤食受寒,而致腹痛,胸闷,呕吐,便秘。服中西药物,症情不减,胸腹胀满更甚。面色青,自汗,呻吟不止。家属即送某医院,诊为急性肠梗阻及肠套叠症。立即施行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仍感腹内胀满疼痛,大便不通,作呕,饮食不下,且有低热。
一周后,病又转剧,院方立刻召集中西医会诊,决定连夜作第二次腹腔手术。虽经二次手术,但病情仍如原状,腹胀胸闷,疼痛不休。面苍白,自汗,大便仍未通,病况危重。中医会诊:症情如上述,脉象沉细而紧,舌质淡,苔白腻。症由脾阳失运,寒湿积滞,气机壅塞,而致腑实。但因正虚,不可峻下攻逐。法当理气温中,和胃宽肠,芳香透达,以资通利。用自拟方七香汤治之。处方:
广藿香6克 伽楠沉香4.5克 广木香6克 真绛香4.5克
白檀香6克 公丁香4.5克 炒小茴香9克 大葱白2寸为引
上方连夜服三煎后,天明,腹中雷鸣,矢气频传。此气机疏通,脾阳已苏,是为佳兆。自觉得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