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寞
全蝎1对 蜈蚣3条 石菖蒲4.5克 冲郁金9克 勾藤6克
甘草梢3克蛇胆陈皮2支宝丹1丸 (上二药分次调入)
三诊:服上方后,神识渐清,呼之能应。目能开闭,口角喁斜较正。喉中痰声已稀,略能饮水下咽。但言蹇舌强,抽搐阵作,肢体强直,难为转侧。微咳,龈肿。小便失禁较减,大便未通。脉象弦滑,舌红,苔黄而燥。此神明渐苏,风邪未化,筋络不舒,气滞痰凝。宜清化疏调。处方:
羚羊角3克(磨水兑服) 桑枝24克 云茯神15克 秦艽9克
勾藤6克 杭菊花6克 全蝎1对 薄荷6克 夏枯草6克
甘草3克 竹茹6克 青木香4.5克蛇胆陈皮2支(调服)
四诊:上方服二剂,神识已清,抽搐渐止。大便通,小便色黄能禁。时咳痰凝。仍言蹇舌强,肢体转动不灵。脉弦滑,舌淡黄有津。此风象渐平,络脉未舒,肝肺燥热。续用下方祛风化痰,舒筋宣络。处方:
秦艽12克桑枝24克青木香4.5克菊花6克 勾藤9克
天竺黄6克甘草3克 蜂房6克 白吉力9克 姜蚕9克
竹茹6克
五诊:上方服二剂,腰痛牙疼减轻,抽搐已停,渐能言语,口眼f斜消除,肢体较能活动。大便畅通,小便淡黄。
咳嗽痰凝,神倦思睡,肢软无力。脉弦滑均减,舌淡红、苔薄黄而润。此风势已平,阴虚肺燥,络脉未调,心神不足之候。续用下方,养阴舒络,化痰缓调。处方:
白元参9克大寸冬9克怀牛夕9克 青木香4.5克 桑
枝15克 川续断12克杜仲12克 甘草3克京半夏9克(冲)
伸筋草9克
六诊:服上方近十剂,已能起床由家属搀扶慢步行走。
饮食增加,夜卧较宁。腰痛牙疼全止,咳痰稀少,二便正常。唯肢体软弱,头昏乏力。脉转弱缓调匀,舌红润有津。
此病退阴虚,肝肾络脉不强,气血心神未足,宜滋血益阴,安神、舒络,养肝熄风。处方:
炙首乌15克 大熟地15克 淮山药15克 云茯神15克金石
斛9克怀牛夕9克黑芝麻15克粉丹皮6克酸枣皮6克
炒泽泻6克黑小豆15克桑寄生12克甘草梢3克
服数剂后,渐能单独行动,食眠均佳,就出院。嘱可常服上方调理善后。七、八年随访,情况良好,能自行料理生活,并作轻微事务。
[按]老年气血失荣,肝肾阴亏,至为风火湿痰骤袭,急用凉开,祛邪启闭。继投清疏宣化缓调,随后滋益固本。
阴 黄
李××,男,三十一岁,教师,住昆明市。1931年夏来诊。患者自述病经二、三月,因周身黄疸,曾服柴胡平胃、及茵陈蒿汤多剂,效不显。症见面目全身晦黄不荣,肌肤浮肿,四肢冷,自汗淋淋衣被尽染黄色。胸膈痞闷,食少神疲,大便稀溏,小便黄短。脉象濡滞,舌质淡、苔白腻。此属久病,过服苦寒,脾肾之阳受损,运化失司,邪从寒化,呈现阴黄之候。法当温运渗利,兼理气和胃。处方:
炙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茵陈蒿12克 桂枝木9克 云茯
苓30克 西砂仁9克(冲) 广陈皮6克 川干姜9克 炒苡
仁12克 小红枣11枚
二诊:上方服二剂,患者面目全身黄疸、浮肿、自汗均减,肢冷转温,胸膈舒畅,小便清长,大便渐干。脉象濡缓,舌白腻退。此阳气渐回,脾运复苏。寒湿未尽,续宜温运渗化。处方:
炙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茵陈蒿12克 云茯苓30克 猪苓
片9克 桂枝木9克炒泽泻9克川干姜9克大红枣5枚
三诊:上方连服四剂,黄疸、浮肿、自汗诸症消失。脉弱缓,舌粉红而润。饮食增加,二便正常。病后体虚,脾肾未强。再拟下方调补,数剂而安。
炙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潞党参15克 漂白术12克 茯苓
神15克 西砂仁6克(冲) 广陈皮6克 炒苡仁12克 生甘
草3克 川干姜6克 大红枣3枚
[按]阴黄之侯,立温运渗化,脉象由濡滞而渐缓和,诸症迅退,可以知其为正法。
阳 黄
王××,女,二十八岁,干部。1959年7月。

初诊:病经一月,治疗无效。面目肌肤发黄,鲜明如桔色,浮肿且痒,但无疹点。烧热口苦,食少神倦,头目眩 晕。溺短而赤,大便干结。夜间烦躁,手足灼热,身困体重。脉象眩数有力,舌红苔黄燥。证属阳黄,系由肝胆湿热蕴郁不化,阳明燥结,气分不宣所致。治宜清热化湿,兼佐通利。拟方;
绵茵陈18克 焦栀子9克 焦黄柏6克 生大黄6克 广连
翘6克 红饭豆15克(冲) 芦苇根30克 白通草3克 净竹
茹6克
二诊:上方服三剂,大便已通,小便增多,手足心发热轻减。面目及肢体黄染浮肿均渐消退。夜能静卧,可进少量饮食。脉象弦数,舌红、苔薄黄。证属阳明气分宣通,肝胆湿热较化。前方已有效,仍守原意增减:
绵茵陈18克 滑石9克 猪苓9克 木通9克 焦栀子3克
焦黄柏3克芦根30克广连翘6克 自通草3克
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