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6-奇症汇-第2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厥。盖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滑用香附五钱,生甘草三钱,川芎七 钱,童便姜汁炒煎服。又用青黛、人中白、香附丸服稍愈,后用吐法乃安,再用导痰汤,加姜汁、黄连、香附、生姜,
下龙荟丸而安。
孙东宿治白仰云内眷,每触怒即晕厥,必闭门合目,静坐不留一人在房中。是皆冷汗出如雨,气息几微,越一时 许,醒如常。原以颈生瘰 ,多服草头药,及专科用斑蝥等毒,因而脾胃损,元气亏也。年三十八尚未生育,每日令二 婢敲两腿,俟其熟睡乃已。夜半心多惊跳,指甲皆无血色,经将行,小腹先痛二日,色紫有块,诸病虽如是,而肌肉饮 食却如无事人。孙诊其脉而寸短弱,左关大而有力,右关左尺俱滑,右尺沉微,据脉肺气虚,肝木实,胃中有痰之症 也。用六君子汤,加丹参酒,连青皮,外与珍珠母丸及独活汤,调理而安。
喻嘉言治熊仲纾之子,髫龄患一症,饮食如常,但脉细神呆,气夺色夭。仲纾曰∶此病何也?喻曰∶病名淹牒。《左 传》所谓近女室晦,即是此病。彼因近女,又遭室晦,又不可为,令郎受室晦之邪,而未近女,是可为也。即以羚羊 角、犀角、龙齿、虎骨、牡蛎、鹿角霜、人参、黄 等药合末,令以羊肉半斤,煎浓汁调末,少加牛黄丸,服旬日而安。
〔源按〕《左传》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公曰∶女不可近乎?对 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者,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 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龚子才治一男子,忽低头往暗处藏身,不言亦不答,以饮食俱背人窃食,人见之则食不下。诸人以为中邪,用三牲 祭之,其物经宿,乃妻食之亦如是,诸医莫识。龚云∶必中鼠涎。盖鼠涎有大毒,用吴茱萸塞猫口,以猫涎自出,将涎 水令夫妇服之悉愈。
康熙年间,予里地藏庵有一僧,名鹤松。忽一日藏身暗处,若见人或闻人语,即惊避。每进饮食,必置之外室,窥 视无人,然后出食之,如是数年。适有方士视之曰∶病名鼠魂。鼠窃食为猫所逼,因惊失其魂于食物间,食之乃得是 症。治以安神药,外加猫涎和服而愈。
〔源按〕此症即中鼠涎,云鼠魂者,士好名故耳。
有一人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地,或倚门后,见人即避,似失志状。此为卑 之病,以血不足故 尔,人参养荣汤主之。
学士卢抱经为侍读时,每寤心必惊惕,医用安神补血之剂,数年不效。时值乾隆戊寅,予至燕京,与公同寓。初寓 之日,公即问予曰∶此症何故使然?予视其脉,独左关弦数。予曰∶《内经》云∶卧而惊者属肝,卧则血归于肝,今 血不静,血不归肝,故惊悸于卧也。《三因》用羌活胜湿汤,加柴胡,治卧而多惊悸,多魇溲者,为风寒在少阳厥阴 也,非风药行经不可。今切肝脉弦数,此风热内侵肝脏,正经所谓血不静,血不归肝故也。当用加味逍遥散,凉血舒 肝,更加防风以祛其风,使风散热解,血自归经矣。公从之,服数剂而愈。

大生脉汤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天冬 黄柏 川归 牛膝 红花 枸杞 生地 水煎服,有汁加黄 。


平胃散
苍术(泔水浸,二钱) 浓朴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姜枣煎。

桃仁散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四味为末,先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桃仁、虻虫等药,不住手搅,良久出,丸如 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

清空膏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各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两半)

为末,每服三钱,茶调如膏,白汤送下。

紫雪
黄金(百两)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水煮,三斤,捣煎去滓入后药) 升麻 玄参(各一斤) 甘草(炙,

半斤) 羚羊角 沉香 木香(各五两) 犀角 丁香(一两,并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 硝石(各 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 麝香(一两,二钱,研入前药拌匀)
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每一二钱。

温胆汤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姜枣煎。


导痰汤
陈皮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实 甘草 水煎。


黄连解毒汤
黄连(二钱)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水煎热服。

甘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水六升煮三升,去渣分三服。


珍珠母丸
珍珠母(另研末,五钱) 当归 熟地(各一两半) 人参 茯苓 酸枣仁 柏子仁 犀角(各一两) 沉香 龙 齿 蜜丸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及夜服。


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