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1-外台秘要-第70页

》同,出第一 卷中)
《千金》疗卒中恶心痛方。
苦参(三两切) 好醋(一升半)
上二味,以醋煮苦参取八合。强人顿服,老小二服。(出第十三卷中)
<目录>卷第七<篇名>多唾停饮心痛方二首内容:《病源》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停饮者,水液之所为也,心气通于口,心 与小肠合,俱象火。小肠,心之腑也,其水气下行于小肠为溲便,则心络无有停饮也。膀胱 与肾俱象水,膀胱为肾之腑,主藏津液,肾之液上为唾,肾气下通于阴,若腑脏和平,则水 液下流宣利,若冷热相乘,致腑脏不调,津液水饮停积,上迫于心,令心气不宣畅,故痛而 多唾也。(出第十六卷中)
《范汪》疗胸中寒热心痛,清唾满口,数数欲吐,食不化。干姜丸方。
干姜(一分) 桂心(一分) 矾石(一分熬令汁尽) 半夏(一分) 蜀椒(一分)
上五味,捣筛,蜜和丸如大豆许。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加,以知为度。忌生葱、羊肉 、饧。(出第十八卷中)
《集验》疗心痛唾多似虫者方。
取六畜心,随得生切作四脔,刀纵横各一割破之,纳少真朱砂着中,平旦吞之,虫死愈 矣。无真朱砂,可用雄黄、麝香也。(《肘后》云,切作十四脔,刀纵横各割之,以真丹一 两粉纳割中,旦悉吞之,入雄黄、麝香佳。《肘后》、《经心录》同,出第一卷中。通按,生 食果安否)
<目录>卷第七<篇名>心下悬急懊痛方四首内容:《病源》心与小肠合为表里,俱象于火,而火为阳气也,心为诸脏主,故正经不受邪。
若为邪所伤而痛则死,若支别络为风邪所乘而痛,则经久成疹。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 气,不得宣畅,拥瘀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出第十六卷中)
仲景《伤寒论》,心下悬痛,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主之方。
桂心(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炙)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忌生葱。(《范汪》同,出十五 卷中)
《肘后》姜附丸方 附子(二两炮) 干姜(一两)
上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四丸,酒饮并得,日三服。忌猪肉、冷水。(本方云 ,治心肺伤动冷痛,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人心痛懊 闷,筑筑引两乳,又或如刺,困极。桂心汤方。(通按∶ 音绢,躁急也)
桂心(半两) 茱萸(二两) 芍药(三两) 当归(二两) 生姜(半斤无生姜,以 干姜五两 代之)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服一升,昼三夜一,良有验。忌生葱。(出第 八卷中)
《千金》心下痞,诸逆悬痛。桂心三物汤主之方。
桂心(二两) 胶饴(半斤) 生姜(二两)
上药切,以水四升,煮二味,取三升,去滓,纳饴,分三服。忌生葱。(出第十三卷中)
<目录>卷第七<篇名>心痛不能饮食方二首内容:《病源》心痛而不能饮食者,积冷在内,客于脾而乘心络故也。心,阳气也,冷,阴气 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不胜 于水谷也。心为火,脾为土,是母子也,俱为邪所乘,故痛,复不能饮食也。(出第十九卷 中)
《广济》疗久心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十分) 当归(十分) 橘皮(八分) 浓朴(十分炙) 桔梗(八分) 桃 仁(五十枚 去尖、皮) 吴茱萸(八分) 生姜(八分) 诃黎勒(五分)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再服。忌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等。(出第四卷中)
《肘后》疗常患心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乌头丸方。
乌头(六分炮) 椒(六分汗) 干姜(四分) 桂心(四分)
上四味,捣末,蜜丸。酒服如大豆四丸,稍稍增之。忌生葱。(出第一卷中)
<目录>卷第七<篇名>久心痛方六首内容:《病源》心为诸脏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不暇展疗 。其人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气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
(出第十六卷中)
《广济》疗心痛三十年不瘥,月上旬杀虫。雷丸鹤虱散方。
雷丸(八分) 鹤虱(八分) 贯众(八分) 野狼牙(八分) 桂心(八分) 当归(八 分) 槟榔 (八分)
上七味,捣筛为散。空腹煮蜜水半鸡子许,服方寸匕,日二服。若重,不过三服则瘥,
不利。忌生葱、生冷、油腻、猪、鱼、小豆、大蒜等。(出第四卷中)
《范汪》疗久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方。
赤石脂 干姜 桂心 椒(汗) 乌头(炮)
上五味等分,末之,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日三,以知为度。赤石脂当取斑斑赤中者 。忌猪肉、冷水、生葱。(出第十八卷中)
《必效》疗三十年心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