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1-外台秘要-第399页

后,或热不禁,多向冷地卧,又不得食诸热面酒等方。
五加根皮(二两)
上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候石发之时便服,未定更作服。
又疗诸石盛热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气冲胸,口焦干,目赤重热,三 黄汤方。
黄连 芒硝(各二两) 甘草(炙) 大黄(一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芒硝,分服,以利为度,甚良妙。
又疗天行丹石发动,上下拥隔不通,头痛,口苦不能食立效方。(醴泉杜主薄传)
青木香 紫葛 紫参 玄参 丹参 苦参 人参 石膏 代赭 细辛 桂心 独活 苁 蓉干姜 齐盐 吴蓝(各一分) 巴豆(二分去皮心熬)
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有患服三丸,强者服五丸,余即量与之,以饮下,得快 利三两行即瘥,忌如常法。
又疗石发,内有虚热,胸中痞满,外风湿不解,肌肉拘急方。
香豉(一升) 栀子(十四枚) 葱白(一握) 黄芩(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豉五六沸,去豉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之,不止更为之。(
千金翼同)
又疗热肿初起,始欲作痈,便宜服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 黄芩 芍药 枳实(各二两) 甘草(炙) 当归(各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肿即消散,如热加黄芩三两。(千金翼同)
又淡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一升)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枳实(炙) 栀子 人参(各一两) 大 黄(二 两) 黄芩(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以瘥止。
又疗服散不得力,食不下,饮酒解散,辄呕吐,七味三黄汤方。
豉(五合绵裹) 栀子(十四枚) 枳实(八分炙) 甘草(炙) 前胡 大黄(各一 两) 芒硝 (二两)
上药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
又增损竹叶汤,解散下气方。
黄连 麦门冬(去心) 竹叶(切) 人参(各二两) 枳实(炙) 栀子(各一两) 甘 草(炙) 茯苓(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心忪热烦闷如火气上方。
石膏(八两) 茯神 葳蕤 黄芩(各四两) 橘皮 五味子 干蓝 麻黄(去节) 甘 草(
炙) 犀角屑(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 栀子(各三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虚劳,下焦虚热,骨节烦疼,肌肉急,内痞,小便不利,大便数而少,吸吸口燥,
少气,折石热方。
大麻仁(五合研) 豉(二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合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三剂即止。(千金翼同)
又疗内热结不除,或更服散,或以饮酒冷食澡洗犹不解,或腹胀头痛,眼眶疼,或先有 癖实不消,或连饮不食,或时作心痛,服此汤皆愈方。
甘草(炙) 黄芩 大黄(各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同)
又散热,白鸭通汤方。
白鸭通(五升以沸汤二斗半淋之澄清取一斗) 麻黄(四两去节) 豉(二升) 冷石 (一两)
上七味切,以鸭通汁煮,取六升,去滓内豉煮三沸,一每服五合,若觉冷,小便利润,
其闲若热犹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小劳,渐渐进食,不可令食少,但勿顿多耳 。(千金同)
又下气除热,前胡汤方。
前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栀子仁 枳实(炙) 大黄(各一两) 杏 仁(六 十枚去尖皮) 生姜(三两切)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服。
又麻黄汤,下气解肌折热方。
麻黄(四两) 黄芩 甘草(炙) 石膏(各三两碎) 升麻(二两) 栀子仁(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之。
又疗服升麻汤内解外不解者,宜此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 升麻 大黄 黄芩 石膏(各三两碎) 甘草(一两炙) 栀子仁(三 合)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腹中无妨,直患虚汗方。
泽泻 知母 石膏(各二两碎) 当归 甘草(炙) 人参 桂心 黄芩 茯苓(各三 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竹叶(切三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煮,取四升,分服瘥,忌如常 法。
<目录>卷第三十八<篇名>石发热嗽冲头面兼口干方六首内容:论曰∶五脏之尊,心虽为王,而肺最居其上也,肺为华盖,覆其四脏,合天之德,通达 风气,而肺母火也,性惯受温而恶寒,心火更炎,上蒸其肺,肺金被火伤,则叶萎倚着于肝 ,肺发痒即嗽,或因石增热,心肝虚弱,不能传阳至下焦,遂被正阳俱跻,变成嗽矣。或为 发背,或作痈头也,夫言恶寒则何以知也。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