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各二两) 榆白皮(五两) 大枣(三十枚) 甘草(一 两炙) 葵 子(二升) 生姜 白术(各三两)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同)
<目录>卷第三十四<篇名>产后小便不禁兼数方四首内容:广济疗产后小便不禁方。
取鸡尾烧作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短剧疗产后小便不禁方。
取鸡子烧作灰,酒服,日三。
又疗产后遗尿不知出方。
白薇 芍药(各等分)
上二味捣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各十分)
千金翼诸产后小便数,桑螵蛸汤方。
桑螵蛸(三十枚) 鹿茸(炙) 黄 (各三两) 人参 甘草(炙) 牡蛎(各二两 熬) 生姜 (四两)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再,瘥止。
<目录>卷第三十四<篇名>产后小便数兼渴方一首内容:集验产后小便数兼渴,栝蒌汤方。
桑螵蛸(炙) 甘草(炙) 黄连 生姜(各二两) 栝蒌 人参(各三两) 干枣(五 十枚)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第三十四<篇名>产后渴方二首内容:集验疗产后渴,栝蒌汤方。
栝蒌(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干地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干 枣(二 十枚) 土瓜根(五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良。
千金疗产后虚渴,少气力,竹叶汤方。
竹叶(切三升) 甘草(炙) 人参 茯苓(各一两) 小麦(五合) 生姜 半夏(洗 各三两) 干枣(十五枚) 麦门冬(五两去心)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生姜枣,取七升,去滓纳药再煎,取二升半,绞去滓 ,一服五合,日三夜一。(出第二卷中)
<目录>卷第三十四<篇名>许仁则产后方一十六首内容:第一产后若觉血气不散,心腹刺痛,胀满喘急,不能食饮,宜依此方。
鬼箭羽(折之如金色佳) 当归 白术 生姜(各三两) 细辛 桂心(各二两) 生 地黄(汁 上七味切,以好无灰酒三升,水四升和煎,缓火煎,取二升三合,去滓,温分服三合,
忌如常法。
第二产后若觉恶露下多,心闷短气,贴然无力,不能食。宜依此方。
当归 艾叶 生姜(各三两) 干地黄(四两) 人参(一两) 地榆(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半,煎取二升四合,去滓,分温服八合,日三。
第三产后恶露下多少得所,冷热得调,更无余状,但觉腹内切痛,可而复作,宜依此方 当归(五两) 生姜(六两) 桂心(三两) 芍药(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酒各三升半,煮取二升三合,去滓,分三服之,忌生葱。
第四产后诸状无所异,但不能食者,宜依此方。
白术(五两) 生姜(六两)
上二味切,以水酒各二升,缓火煎取一升半,分温二服,忌如常法。
第五产后更无他状,但觉虚弱,欲得补气力,兼腹痛,宜羊肉当归汤方。
肥羊肉(一斤去脂膜) 当归(五两) 生姜(六两) 黄 (四两)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缓火煮羊肉,取八升,澄清,纳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分服,若 觉恶露下不尽,加桂心三两。恶露下多,觉有风,加芎 三两,觉有气,加细辛二两,觉有 冷,加吴茱萸一两,觉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第六产后恶露虽下,不甚通利,遂觉心腹满闷,胁肋胀妨,兼咳喘,息急,不能食饮,
大便不通,眼涩,坐起不稳,心腹时时痛,宜服此方。
白术 当归 桑白皮 大黄(各三两) 生姜(四两) 细辛 桂心(各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温三服,此汤当得利,利又不宜过多,事不 获已,所以取微利,缘初产,举体皆虚,尚藉药食补之,岂宜取过利,脱未即止须断之,取 三两匙酢饮,饮之即止,适寒温将摄佳,忌如常法。
如利后诸候不减,宜依后方。
当归(十分) 白术(八分) 甘草(炙七分) 生姜(六分) 桑根白皮(六分) 桂 心(三分)
上八味捣筛,蜜丸桐子大,以酒下十五至二十丸,忌如常法。
第七产后患水痢,宜依此方。
神曲(末五合六月六日者) 人参(四两) 枳实(炙六分) 赤石脂(十分) 白术 (六分)
上五味捣散,饮下方寸匕,渐渐加之,忌如常法。
第八产后患血痢,宜依此方。
艾叶(虎掌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者) 黄柏 芍药 甘草(炙各六分) 阿胶(十七分)
黄 连(七分) 地榆(五分)
上七味捣散,以饮下方寸匕甚妙,忌如常法。
第九产后患脓痢,宜依此方。
附子(炮) 蜀椒(汗) 干姜(各五分) 甘草(炙六分) 赤石脂 黄 (各十分)
白术(
七分)
上七味捣散,饮服方寸匕,加一匕半,日再,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