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煎三沸,含咽其汁勿停 ,中间不妨食,不利。忌芜荑、热面、猪犬肉、油腻。
又疗天行后,乍寒乍热,昏昏不省觉,胁下痛,百节骨痛,咳不能下食,兼口舌干生疮 。柴胡汤方。
柴胡(八分) 升麻(六分) 芍药(六分) 黄芩(六分) 甘草(五分) 石膏(十 二分碎,
绵裹) 生麦门冬(六分去心) 葱白(半分) 香豉(六合绵裹) 生姜(六分) 竹叶 (切一升洗 )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进一服,不吐不利瘥。忌海藻、菘菜、热面、油腻。(并出第一卷中)
《集验》疗天行病上气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生姜煎方。
生姜(三两去皮,切如豆粒大)
上一味,以饧半斤和,微煎令烂,每日无问早晚,少少含,仍嚼姜滓,一时咽之。
《必效》疗天行病后,因食酒面,肺中热拥,遂成咳不止方。
桑白皮(十二分) 桔梗(十分) 肥干枣(二十一枚擘) 麻黄(六分去节) 曹州 葶苈子 (十分熬令紫色,令为膏,汤成珠)
上五味,切,先以水四升煮桑白皮等四味,可取一升半,去滓,下葶苈子膏,更煎三五 沸,去滓,分温五服,空心食后服,或利勿怪。忌猪肉、油腻、生冷、果子等物。
<目录>卷第三<篇名>天行发斑方三首内容:《病源》大热病在表,已发汗未解,或吐下后,热毒瓦斯不散,烦躁谬语,此为表虚里实 ,热气燥于外,故身体发斑如锦文。凡发斑不可用发表药,令疮开泄,更增斑烂,表虚故也 。(出第九卷中)
《肘后》比岁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
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瘥后,疮瘢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世人云∶以建武 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仍呼为虏疮,诸医参详作疗,用之有效方。
取好蜜通身摩疮上,亦以蜜煎升麻,数数拭之。亦佳。
又方 以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苦酒渍煮弥佳,但燥痛难忍也。(并出第二卷中)
文仲陶氏云,天行发斑疮,须臾遍身,皆戴白浆,此恶毒瓦斯方。
云永徽四年,比疮从西域东流于海内,但煮葵菜叶、蒜齑啖之则止,鲜羊血入口亦止,
初患急食之,少饭下菜亦得。(出第二卷中)
<目录>卷第三<篇名>天行发疮豌豆疮方一十二首内容:《病源》夫表虚里实,热毒内盛,攻于脏腑,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之中,结成 此疮,重者匝遍其身,状如火疮,若根赤头白则毒轻,若色紫黑则毒重,其疮形如豌豆,亦 名豌豆疮。脉洪数者,是其候也。(出第九卷中)
《千金》疗人及六畜天行热气病,豌豆疮方。
浓煮黍穣汁洗之,若是 穣则不瘥,疮若黑 者,捣蒜封之,又煮干芸苔汁洗之。
又方 真波斯青黛大如枣,水服之,瘥。
又热病后发豌豆疮方 黄连三两,去毛,水二升,煮取八合,顿服之。忌猪肉、冷水。
又若赤黑发如疥大者方 煎羊脂摩敷之。
又方 青木香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效。
又方 小豆屑,和鸡子白敷之。
又方 以月布拭之。
又疗豌豆疮,初发觉欲作者方。
煮大黄五两服之。(《延年》同)
又疗疮出烦疼者。木香汤方。
青木香(二两) 丁香(一两) 薰陆香(一两) 白矾(一两) 麝香(二分)
上五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热盛者,加一两生犀角,如无犀角,以升麻 代之;如病轻,去矾石,大神效。
又方 疮上以芒硝和猪胆涂,勿动,痂落无瘢,仍卧黄土末上良。此病小便涩有血者,中坏 疮皆黑靥不出脓,死不疗。
又内发疮盛方 醋四合 大猪胆一具 上二味,煎三沸。一服一合,日五服,良验。(并出第十卷中)
《延年》疗天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汤方。
大青(三两) 栀子(二七枚擘) 犀角(屑一两) 豉(五合)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
《古今录验》水解散 疗天行热气,则生 疮疼痛,解肌出汗方。(出翟世平)
麻黄(一两去节) 黄芩(三分) 芍药(二分) 桂心(一分)
上四味,捣筛,暖水解服二方寸匕。覆令出汗,日再服,瘥者减之。忌海藻、菘菜、生 葱。(《延年》同。出第二卷中。一方有大黄三分、甘草二分)
<目录>卷第三<篇名>天行虚烦方二首内容:《病源》夫天行病,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瓦斯在于心腑而烦者,则令人闷 而欲呕,若其人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时绕脐痛,腹满,皆当察其证候也。(出第九 卷中)
文仲疗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竹叶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碎,绵裹一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洗) 人参 甘 草 (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