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1-外台秘要-第27页

。忌菘菜、海藻、生葱。(《深师》同。出第九卷中,此张 仲景《伤寒论》方)
崔氏疗时行数日而大下,热痢时作,白通诸药多不得止,吾思旧方多疗伤寒后下痢耳,
未有尚在数日,便兼除热止下者也,四顺汤热,白通苦温,故吾思作此汤,以救数十人,兼 主伤寒。黄连龙骨汤方。
黄连(三两止利除热) 黄柏(三两止利除热) 熟艾(如鸡子一枚除热毒止利) 龙 骨(二 两止利除热)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无不断者。忌猪肉、冷水。
又其年时行四五日,大下后或不下,皆患心中结满,两胁痞塞,胸中气急,厥逆欲绝,
心胸高起,手不得近,不过二三日,辄便死殁,诸医用泻心汤,余用大小陷胸汤,并不得疗 。重思此或者下后虚逆,而气已不理,而毒复上攻,毒瓦斯相搏,结于胸中,纵不下者,毒已 入胃,胃中不通,毒还冲上,复搏于气,气毒相激,故致此病。疗之当先理其气,次下诸疾 ,思与增损理中丸方。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六分炮) 栝蒌根(二两) 枳 实(四枚) 茯苓(二两) 牡蛎(二两熬)
上八味,末之,以蜜和为丸。服如弹子一丸,熟水下,不歇复服。余时用此,效的神速 ,下喉即折,续复与之,不过服五六丸,胸中豁然矣,用药之速,未尝见此。然渴者当加栝 蒌,不渴除之;下者当加牡蛎,不下勿用。余因以告领军韩康伯,右卫毛仲祖,光禄王道豫 ,灵台郎顾君苗,著作商仲堪诸人,并悉用之,咸叹其应速。于时枳实乃为之贵,难者曰,
伤寒热病,理中温药,今不解之以冷,而救之以温,其可论乎?余应之曰,夫今诊时行,始 于项强敕色,次于失眠发热,中于烦躁思水,终于生疮下痢,大齐于此耳。忌海藻、菘菜、
酢物、桃、李、雀肉等。(《深师方》同)
又阮河南疗天行七八日,热盛不解。艾汤方。
苦酒(三升) 葶苈子(二合熬,捣) 生艾(汁取一升,无生艾,熟艾、干艾亦可用,
无 艾,可艾根捣取汁)
上三味,煎得一升,顿服,愈。若有牛黄,纳一刀圭尤良。此宜疗内有大热也。阮河南 曰∶疗天行,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醋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葶苈、苦酒、乌梅之属 ,此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醋之物则不能愈,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
如救火不以水,必不可得脱免也。又曰,今诸疗多用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 有,比行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青葙、葶苈子、艾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胜 于向贵价药也。前后数参并用之,得病内热者,不必按常药次也,便以青葙、苦参、艾、苦 酒疗之,但稍与,促其间耳,无不解。(《千金》、《集验》同,并出于第一卷中)
又茵陈丸 疗瘴气、时气及黄病、 疟等方。
茵陈(二两) 大黄(五两) 豉(五合熬令香) 常山(三两) 栀子仁(二两) 鳖 甲(二两 炙) 芒硝(二两) 杏仁(三两去尖、皮,熬) 巴豆(一两去心、皮,熬)
上九味捣筛,蜜和为丸,初得时气三日内,平旦饮服,每服一丸,丸如梧子大,如人行 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如不吐及不利、不汗,更服一丸,五里久,不吐利汗,则以热 饮投之。老小以意量减。黄病、痰 、时气、伤寒、 疟、小儿惊热欲发痫,服之无不瘥者 ,疗瘴特神验。有人患赤白痢者,服之亦瘥。春初有宿热,依上法服之,取吐利,当年不忧 热病。忌苋菜、芦笋、野猪肉、生葱、生菜。(出第二卷中,《千金》同)
张文仲疗天行,若已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大黄汤方。
大黄(半两) 黄连(半两去毛) 黄柏(半两) 栀子(半两擘)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六七沸,纳豉一升,葱白七茎,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许 推然方,神良。又疗伤寒已五六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取汗并宜老小。忌猪肉、冷水。
(《短剧》、《备急》同)
又支太医桃叶汤熏身法 水一石,煮桃叶,取七斗,以荐席自围,衣被盖上,安桃汤于床箦下,取热自熏,停少 时当雨汗。汗遍去汤,待歇速粉之,并灸大椎则愈。
又廪丘蒸法 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可蒸之,如中风法。后以问张苗,苗云,曾有人疲极汗出 ,卧单簟中冷,但苦寒蜷,四日凡八过发汗,汗不出,苗烧地排叶蒸之,则得大汗,被中敷 粉极燥便瘥。后用此法发汗得出疗之。(《备急方》同)
又疗天行热毒垂死。破棺千金汤方。
苦参(一两)
上一味 咀,以酒二升半,旧方用苦酒煮取半升,去滓,并服,当吐如烊胶便愈,神验 。(《肘后》同,《延年》治天行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身痛。出第二卷中)
《延年秘录》疗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水解散方。
麻黄(四两去节) 大黄(三两) 黄芩(三两)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炙) 芍 药(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