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失音不语方八首

内容:病源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声之户。舌者声之机。唇者声之扇也。风寒客于
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出
广济疗风失音不得语方。
羌活(十分) 甘草(炙) 人参(二分) 荆沥 竹沥 生地黄(汁各二升) 大附
子(一枚
炮八分)
上七味切。诸药纳三汁中。煎取一升六合。去滓。分温二服。未瘥。四五日更进一剂。
取微利。忌热面海藻菘菜猪肉冷水芜荑鱼蒜粘食。(出第一卷中)
深师防风阳。疗中风两目不开。不能言。短气欲死方。
防风 甘草(炙) 黄芩 茯苓 当归(各一两)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秦艽
(半两) 生姜(五两) 干枣(三十枚擘) 麻黄(二两去节)
上十味 咀。以清酒水共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发汗。忌海藻菘菜大酢。
又四逆汤。疗卒中风不能言。厥逆无脉手足拘急者方。
山茱萸 细辛 干姜(炙各一两) 甘草(三两炙)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葱菜。(出第九卷中)
肘后疗卒不得语方。
以苦酒煮芥子。敷颈一周。以衣包之。一日一夕乃解。即瘥。(范汪千金同)
又方
煮大豆煎其汁。令如粘含之。亦但浓煮饮之。(并出第一卷中范汪同)
千金厥失音论曰∶风寒之气客于中。滞不能发。故喑不言。及喉疼失声。皆风邪所为也
。入脏皆能杀人。凡尸蹶如死。脉动如故。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疗之方。
取灶突墨弹丸大。浆和饮之。
又方
浓煮桂汁服之一升。覆取汗。亦可末佳着舌下。渐咽汁。忌生葱。(范汪同)
又方
浓煮豉汁含之亦佳。(并出第八卷中)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风不得语方二首

内容:病源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
得语也。(出第一卷中)
救急疗中风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
不令人虚。汤方。
麻黄(去节) 防己 黄芩 桂心 芍药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 人参(各六分) 附

(一枚炮) 生姜(二两)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空腹分为
三服。服别相去十里。能言别服十剂。诸风悉愈。禁生冷及风劳酒。(出第六卷中千金有芎
杏仁为十二味)
古今录验疗卒不得语方。
取人乳汁半合。以着美酒半升中合搅。分为再服。(肘后范汪同出第十卷中)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风身体手足不随方二首

内容:病源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
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
四肢。脾气弱则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
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诊其脉。脾脉缓者为
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俱至。即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肾脉来多即死也。其
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
愈臀
气不已。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患久行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
生腰
气。床席必须平而且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握固。握固者。必两手。各自以四
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指。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
意专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
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吐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
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能至百息
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不得辄行气。唯须向晓清
静时行气佳。能愈万病。(出第一卷中)
千金疗心虚寒。性气反常。心手不随。语声冒昧。其所疾源。厉风损心。白术酿酒。补
心志定气方。
白术(切) 地骨根皮 荆实(各三升) 菊花
上四味切。以水三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酿米两石。用曲如常法。以酒
熟随多少能饮。常取小小半醉。忌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