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0-复泰草堂医论选-第46页

以桂枝汤内加葛根阻其入路,外加麻黄开其出途也。)
3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太阳与阳明经合病,寒气缘经络入于阳明之腑,寒气得以深入,以其胃中必有 素寒故也,寒气内陷于大肠故下利。表证仍在者主以葛根汤,欲使深入之邪从来路 复出也。)
32、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 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斤(洗)上八味,以 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复取微似汗。
(寒气缘太阳阳明入于阳明之腑,胃中原有积热,寒热相隔,寒气不能下趋故不下 利,反逆于咽喉,发为呕。葛根汤使邪气由来路复出,半夏降其上逆之寒也。)
3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 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二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 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证而下之,使邪气深陷胃肠,故下利不止,反伤其阴,脉促而喘汗出,伤阴 之象也,葛根散其外邪,甘草、黄连、黄芩,滋阴清其内热也。)
3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技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汤去 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 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寒凝格热之象也。发热恶风,无汗而喘,寒闭气 机升降也。故与麻黄汤开其闭降其逆也。)
3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本宜葛根汤,今与麻黄汤者,欲其从太阴达于太阳也 。)
36、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中医漫谈(录音整理)
漫谈之一:温病派·什么是气·咳嗽
根据民间中医网中医讲堂录音整理
讲述:三七生
时间:2006年2月14日 
整理:观自在
网友:现在到医院看病,发现好多都好象是这个温病派的,温病派的治疗到底能起 到多少作用呢?检验温病派有没有什么标准?
三七先生:关于温病派的问题啊,现在实际上已经很成问题了。中医之所以落后到 现在这个地步,与温病学派盛行关系很大。为什么治病效果这么差?与西医殊途同 归,西医消炎,中药就清热。无论什么病都这么做。
网友:打倒……
三七先生:也不能就是说打倒,咱们现在就是说拨乱反正吧,把问题说清楚。其实 ,祝味菊在《伤寒质难》里面早就把很多问题说清楚了。但是为什么没有造成巨大 影响呢?因为坚持错误的人太多,他们靠这个吃饭,不是靠治病吃饭,不是真正把 病人治好吃饭。靠料病吃饭,知道这个病下一步发展到哪里,最后什么时候死,实 际上这是一步一步错误治疗造成的,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中医如果没有这个理论之 前,效果不会这样。这个东西最后横行了,十个里头有九个,一百个里头有九十九 个是学这个的,你那一个人的声音就很小了。而且他们顽固不化,不想改。有几个 能象裘沛然老先生最后这样反思反省的呢?有几个能象陈苏生先生最后改弦易辙改 邪归正,把以前的东西全放弃的呢?他们都是对温病学说掌握到什么程度?都是了 如指掌,背得滚瓜乱熟,但是用上去就是不见效,就是死人。他们还有良心,所以 他们研究为什么总会这样,裘沛然老先生不是说:甚至对中医都失去信心了吗?不 信中医了,这是什么原因?什么能让人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这么大的动摇?所以 说,如果这个根本的东西抓不住,不明白,真是无知造孽。黄坤载在医书里边对这 些人为什么要这么骂?都是有原因的。
说这个并不是说就没有热,没有火邪,没有热病。有。但是你不能把寒症说成是热 ,不能指鹿为马,不能张冠李戴,不能把所有的病都说成是热。当然,也不能把所 有的病说成是寒,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从真实情况统计结果来看,阳虚者十常 八九,确实是这样。阳盛者百无二三,真正盛的人有几个?如果说现在伤阴了,真 的是伤阴了,就得滋阴,六味地黄丸就可以用。今天我还给我妈用了六味地黄丸呢 ,前两天吃附子理中丸,吃过了,吃得浑身发软,躺下了。一看脉呢,大。这是明 显阴有点不足了,腹痛。这个腹痛不是附子理中丸的腹痛,是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之 类的痛,甚至得去桂。脉整个都是向外散,你再往外散的话,往外弄的话,这不神 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