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27-增订叶评伤暑全书-第31页

以上诸 法,皆能使腠理开通,血脉舒畅而愈。有用艾灸,以得沙为良。或因灸脓血迸流移时而死者,诚可怜也。有雍承节 印行方云,初得症以饮艾汤试吐,即是其症也。急以五月蚕退纸一片,碎煎安碗中,以盘盖密,以汤泡半碗许,仍 以纸封盘缝,勿令透气,良久乘热饮之,就卧以衣被盖之,令汗出愈。
一婺妇身肥,常患发沙之症,每用苎麻刮之,即愈,辄愈辄发,不出二三日。医用四物等治,反加鼻衄。江以 香附、抚芎、黄芩、栀子等开郁降火清热之剂,与之数服而愈,不复发。(以上二条系类案。)
崇祯壬午癸未,时疫盛行,道HT 相藉,各处医者,发汗和中药,内唯用人参者,多以活人。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阿胶汤属性:治下利脓血,烦躁不得卧。
黄连(二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鸡子黄(一枚) 阿胶(钱半)
水二盏,煎三物至一盏,去渣内胶,煎一二沸,再内鸡子黄,和匀服,日三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汤属性:治胸上有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吐者。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人参(五 分) 桂枝(三分) 半夏(五分) 大枣(一枚)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泻心汤属性:黄连 生地黄 知母(各钱半) 甘草(生,五分)
水盏半,煎八分,温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龙骨汤属性:治腹痛咽痛,体热烦苦。
黄连 黄芩 芍药(各八分) 龙骨(五分,为末)
水盏半,煎八分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犀角汤属性:治狐惑。
犀角(三钱,磨汁) 黄连(二钱) 乌梅(四个) 木香(三分,磨汁)
水盏半,煎八分,入犀角汁、木香汁,和匀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黄连橘皮汤属性:治疫毒发狂,下部生疮。
黄连(一钱) 橘皮(七分) 杏仁(七分) 麻黄(六分) 葛根(六分) 浓朴(五分) 甘草(五分)
水盏半,煎八分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黑膏属性:治疫毒发斑呕逆。
生地黄(二两六钱) 好豉(二两六钱)
猪膏十两合煎,令三分减一,绞去滓,取浓汁如膏,入雄黄豆大,麝香少许,和匀分三服。
以上系喻嘉言《尚论·春温篇》,解毒八方。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消毒饮属性:治疫毒头皮肿痛。(及赤丹火丹)
牛蒡子(一钱,炒) 荆芥(一钱) 甘草(六分) 防风(六分) 麦门冬(五分) 升麻(五分)
犀角(一钱,磨汁) 桔梗(八分) 朴硝(钱半)
水二盏,煎八分,入犀角汁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犀角消毒饮属性:治毒瓦斯发斑痛痒。
牛蒡子(二钱,炒) 防风(二钱) 荆芥(一钱) 甘草(八分) 犀角(磨汁)
每服三钱,水煎入犀角汁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羌活升麻汤属性:治时行疫病,清热解毒。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药 人参 黄芩(各一钱) 黄连 石膏(生) 甘草(生) 生地 知母(生,各七分)
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漏芦汤属性: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一切羌恶疫 。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各一两) 蓝叶 黑参(各二两)
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盏半,煎至六分,去渣温服,肿毒甚,加芒硝二钱半。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消毒丸属性:治时疫疙瘩恶证。
大黄 牡蛎(烧) 僵蚕(炒,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无时。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雄黄丸属性:治疫不相染。
雄黄(一两,研) 赤小豆(炒熟) 丹参 鬼箭羽(各二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五丸,虽同床共屋不相染。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运气五瘟丹属性:黄芩 黄柏 黄连 山栀 香附 紫苏 大黄 甘草梢 上八味生用,于冬至日为末,将大黄三倍,煎滚汤渣和药丸,如鸡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一丸取泉水 七碗,浸化可服七人。前药乙庚年黄芩为君。丁壬年山栀为君。丙辛年黄柏为君。戊癸年黄连为君。甲己年 甘草梢为君。为君者多一倍也,余四味与香附紫苏为臣者,减半也。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大青丸属性:治时行瘟疫发热,上膈热。
薄荷 栀子 黄芩 黄连(各三钱) 连翘(六钱) 甘草(三钱) 大黄 白龙粉(各八钱)
上为末,用青蒿自然汁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五六十丸,白汤送下。
<目录>卷下\治疫名方<篇名>太无神术散属性: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寒热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