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评;熟地最能窒滞脾胃。即使肾虚,似宜加杞子、沙苑等类。

  孙评:柳氏言之亲切有味,药亦确切不移。

  五腑六腑,皆有营卫,营卫不调,则寒热分争。此病分争之后,肌肉暗消,因思脾主肌肉,肌肉暗消,正所以昭脾之营卫虚也。无怪乎脘痞纳少,力乏嗜卧,脉形软弱,有种种脾虚见象。于法当健脾为主,而八八已过之年,阳气必衰,又宜兼壮元阳,使火土合德,尤为要务。

  乌龙丸合香砂六君丸 加首乌 当归

  邓评;凡寒热之后,肌肉暗消者,必有伏热耗阴也。

  心脉宜大者反小,肾脉宜沉者反浮;浮则为伤,小则为虚。想是读书攻苦,心肾不交,失其封藏之职。夫心肾即婴儿姹女,欲其交者,须得黄婆为之媒合。黄属中央,脾土所主,舍补中宫之外,皆属徒然。

  归脾汤

  诒按:借丹诀以谈医理,原一贯也。此案说理颇精,惜未能指列病状。

  邓评:肾脉浮者宜补真阴;须得黄婆为之媒合者,不果于交心肾之中,参以疏补中官,为黄婆媒合之义也。

  孙评:此是中虚不寐之症。

  昼为阳,阳旺应不恶寒;夜为阴,阴旺应不发热。兹乃日间恶寒,夜间发热,何以阴阳相反若是耶?此无他,阳虚则恶寒于日,阴虚则发热予夜。阴阳之正气既虚,所有疟后余邪,无处不可为患,足为之浮,腹为之满,溺为之短。一饮一食,脾为之不运;生饮生痰,肺为之咳嗽。脉从内变,而为细弦。夫形瘦色黄舌白,阳分比阴分更亏,极易致喘。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加附子 干姜 冬术 半夏 橘红

  原注:案则一线穿成,药则理中去参,以理其本,桂枝以和其标,二陈、朴、杏以化其邪,乃丝丝入筘之方。

  邓按:似乎阴阳两虚之证,实是湿遏热伏之候。盖阳被湿困而莫振,阴为热迫而不胜也。今立方仍以祛邪为先,使湿开而热达之意。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阳土病则见呕恶,阴土病则见泄泻。二者互相为患,此平则彼发,令人应接不暇。现在呕止而泄,似脾病而胃不病。不知脾胃属土,木必乘之,不乘胃土而呕,必乘脾土而泄。治病必求其本,本在木,当先平木。必使阳土阴土,皆不受所乘,方为正治。

  理中汤 乌梅丸 吴仙散(吴蔸、茯苓) 加白芍

  诒按:推究病机,既能融会贯彻;斟酌治法,自然入彀。

  邓评;凡诊杂病,皆当如此深一层想。此病当腹痛。

  孙评:宜用木瓜。

  舌乃心之苗。舌上之苔剥落不生者久矣,是心阴不足、心阳有余也。

  黄连阿胶汤去芩加大生地

  诒按:胃阴枯涸者,每有此病。心阴不足之说,亦可备一法也。

  邓评:苔之剥落,不归咎胃阴,而独责心阴,想其舌必绛色。

  中 风 门

  类中之余,足不任身,手难举物,尺脉无力。阴阳并弱。拟用河间地黄饮子法。

  熟地 苁蓉 川附 牛膝 石斛远志 巴戟 甘菊

  邓评:尺脉无力,阴阳并弱,为地黄饮子的对题旨。但类中之症,于本虚之中,更必有风痰湿热错杂其间。观其膏方加萆Z,三诊加蝎尾,亦从可知矣。

  再诊:手之举动稍和,足之步履如旧。盖缘阳气难于充足耳。

  六君子汤 加熟地 巴戟 白芍 川附 虎骨

  又膏方;归芍六君子丸 加虎骨 巴戟 菟丝 苁蓉首乌杜仲萆Z

  三诊:足部有力,步履不艰,补方得力可知。仍以前法。

  地黄饮子地、巴、苁、萸、麦、斛、菖、芩、远、薄、味、附、桂。 去麦、味、菖合异功散 加当归 芍药 蝎尾 竹油

  诒按:此病之由乎虚者,故用药专以补养收功。从前并未用疏风化痰之药,案中亦无见证;至末方诸恙就痊,而忽加蝎尾、竹油二味,想必另有风痰见证也。

  邓评:既以补方得力,而忽又插入蝎尾、竹油,自属可怪。

  怒则气上,痰即随之,陡然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月余不愈,所谓中痰中气也。然痰气为标,阳虚为本,所以脉息迟弦,小水甚多,肢麻无力,法宜扶阳为主,运中化痰佐之。

  六君子汤 加川附 白芍 麦冬 竹油 蝎梢

  诒按:立方虚实兼到,所谓看似寻常,最奇特也,勿以平易忽之。

  邓评;病因怒起,究属肝阳内盛;其小水多者,阳火主乎疏泄也。今反以扶阳为主,恐非善法,倘将附子易沉香似较妥。

  左肢痿而不用,口歪流涎,舌苔起腻,便溏溺少,脉形弦迟,以中虚湿胜之体,易于生痰动风,内风既动,未有不招外风者也。

  牵正散白附、蝎梢 合二陈汤 加川附 桂枝 白芍 制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