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故用药如是。

  邓评:老年体丰,温药以通补,尚合题旨。

  菟丝子、韭子、茴香,为升阳之味。骨字或是胶字之误。蒺藜即是沙苑子。

  孙评:因水谷酿湿,故柳云宜以脾土为主。然形丰者必肥白而非花黑也。

  相火下注者用封髓法。

  烦劳四十余天,心阳自亢,肾水暗伤,阳坠入阴,故溲数便血,不觉管窒痛痹,实与淋证不同。其中虽不无湿热,而寝食安然。不必渗泄利湿,宜宁心阳`益肾阴,宣通肾气以和之。

  熟地炭 人参 霍石斛 丹皮 泽泻 茯苓 远志 柏子仁 湖莲肉

  诒按:此治本之方,由其论病亲切,故立方自稳。

  邓评:随其因,就其证,合推其源,自无遁情。方内如细生地、元武板,尚可参入。

  孙评:宁心阳,熟地宜易生地。

  泄 泻 门

  恼怒伤中,湿热乘之,脾气不运,水谷并趋大肠,而为泄;腹中微疼,脉窒不和,治在中焦。

  藿梗 川朴 神曲 泽泻 茯苓 陈皮 扁豆 木瓜

  诒按:此方妙在木瓜一味,兼能疏肝。须知此意,乃识立方选药之妙。

  又按:案中脉窒句,不甚明了。

  邓评:方实轻灵可喜。

  脉窒即是涩滞之意。但何不竟云脉涩为直捷了当!

  痢 疾 门

  暑湿外侵经络则为疟,内动肠藏则为痢,而所恃以攘外安内者,则在胃气。故宜和补之法,勿用攻削之剂,恐邪气乘虚,尽入于里也。

  诒按:案语殊妙,惜此方之佚也。

  邓评:疟痢并作,宜和养胃气,为至要之言。拟升阳益胃汤以补其缺。

  孙评:根本深谭,入理妙论。

  喻西昌用人参败毒散,正因此也。

  大 便 门

  气郁不行,津枯不泽,饮食少,大便难,形瘦脉涩。未可概与通下。宜以养液顺气之剂治之。

  生地 当归 桃仁红花枳壳 麻仁 甘草 杏仁

  诒按:此气阻液枯之证,拟加鲜首乌。

  邓评:仲景虽有脉涩可下之例,究属涩不宜下者罕见也。此方宗通凿汤而交通之,却胜于原方,以其流利不滞也。

  孙评:鲜首乌或鲜苁蓉,均是养液润下妙品。

  大便闭结,水液旁流,便通则液止矣。

  大承气汤加甘草

  诒按;据吴鞠通之论,用调胃承气法为稳。

  邓评:加甘草以缓之极妙。

  孙评:此证必大腹硬满,按之或痛;若不硬满者,即无燥矢闭结,不可用承气。

  再诊:前方加当归 白芍

  邓评:想其营分亦伤,故加归、芍以养之。

  三诊:改用制军加浔桂厚朴

  邓评:三诊想因旁流挟湿,非温不化。

  下血后,大便燥闭不爽,继而自利,白滑胶粘,日数十行,形衰脉沉。必因久伏水谷之湿。府病宜通,以温下法。

  生茅术 制军 熟附子厚朴

  诒按:自利胶滑,有因燥矢不行,气迫于肠,而脂膏自下者。当专行燥矢,兼养肠液,未可概以湿论也。

  邓评:苟系燥矢而利胶粘,其粪仍燥结。据继而自利白滑胶粘,当有湿积。方极周到。

  孙评:此又是一格,学者务宜细考虚实,病而腹满痛者,亦可参用此法,以下寒湿之积,利出白滑胶粘为验。

  脾约者,津液约束不行,不饥不大便。备尝诸药,中气大困。仿古人以食治之法。

  黑芝麻杜苏子 二味煎浓汁如饴,服三五日,即服人乳一杯,炖温入姜汁二匙。

  诒按:此无法之法也。良工心苦矣。

  邓评:中气既已大困,似宜醒运中枢以致开阔,如归芍六君与枳术丸之类,二法均可取用。

  孙注:华用康先生遇一伏暑后不饥不食,大便燥闭,如是者半年余矣。用鲜苁蓉二两,漂淡,合五仁汤、梨汁等而愈者,想系初起过投苦燥,脾阳愈旺而胃阴益伤,故用叶氏养胃阴之法,与此正同。

  便血,不独责虚,亦当责湿,所以滋补无功,而疏利获益也。兹足痿无力,其湿不但在脾,又及肾矣。当作脾肾湿热成痹治之。

  萆Z 薏仁 白术 石斛牛膝 生姜

  诒按:案语明确,方亦简当。

  邓评:便血责湿,当亦恒见,诚阅历有得之言。如但在脾,立法犹易,并及于肾,则较难秉笔也。兹就足痿无力,尚未可断定及肾。立方固甚简当,拟去生姜,增炮姜、砂仁、归身;如果已及于肾,黑地黄丸亦可用也。

  孙评:便血属虚者,黄土汤、归脾汤是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