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皮(汤浸去白焙) 桔梗(炒各一两) 五味子(一两一分微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 姜(炮) 甘草(炙锉各半两)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稍热食前 服。
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大腹汤方 大腹(锉) 陈曲(炒)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木香(锉各一两) 肉豆蔻(去 皮) 干姜(炮)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诃黎勒(炮取皮)
桂(去粗皮) 大麦 (微炒)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干各半两) 京三棱(炮锉一两半)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六分,
去滓稍热食前服。
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见食吐逆,半夏饮方 半夏(生姜汁炒黄) 干姜(炮各一两) 枣肉(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青橘皮 (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红豆蔻(去皮各一分) 木香(半分) 草 豆蔻(去皮二枚。)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半匕,水一盏,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温脾胃,和气消食,木瓜散方 干木瓜(焙五两) 益智(去皮) 桂(去粗皮) 草豆蔻(去皮) 红豆蔻(去皮) 干 姜(炮) 高良姜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二两) 甘草(炙锉)
麦(炒) 陈曲(炒各三分) 生姜(一斤取自然汁) 丁香 沉香(各一两) 盐(一 斤)
上一十六味,捣罗十四味为散,研细,入生姜自然汁,并盐拌匀,瓷器盛,每服二钱匕 ,沸汤点服。
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高良姜散方 高良姜(一两半) 陈橘皮(去白焙二两) 陈曲(炒半两) 肉豆蔻(去壳) 干姜 (炮裂)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五味子 甘草(炙锉) 白术 吴茱萸(汤洗焙 干炒各一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研匀,每服二钱匕,陈米饮调下。
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白术丸方 白术(锉)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苍术(去粗皮炒各半斤) 芜荑(四两) 青 橘皮(去白焙) 附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空心米饮嚼下。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进食汤方 青橘皮(去白焙一分) 乌头(炮裂去皮脐三枚) 草豆蔻(三枚去皮) 诃黎勒(煨 去核五枚) 甘草(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二片,煎取七分,去滓食前空心时服。
治脾胃气虚,不能饮食,八味煮散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麦 (炒各二两)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人参 桂(去 粗皮) 芜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劈,同煎至六分,去滓 空心温服。
治脾胃气不和,虚满不能饮食,沉香汤方 沉香(锉) 香子(炒) 青橘皮(去白焙) 胡椒 荜澄茄 楝实(锉炒) 陈 橘皮(去白焙各一两 去滓温服,若气甚虚弱,脉息沉细,不过数服,气正脉生。
治脾胃气冷热不和,进食和气,草豆蔻汤方 草豆蔻(去皮) 人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 甘 草(炙锉) 桂(去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目录>卷第四十六<篇名>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属性:论曰水谷入口,而聚于胃,脾则播其气泽,以埤诸脏腑而已,今脾脏不足,胃气内弱,
故不能饮食,虽食亦不能化也。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红豆蔻汤方 红豆蔻(去皮) 白术 桂(去粗皮) 诃黎勒(煨去核) 黄 (锉) 当归(切焙 各三分) 浓朴(去粗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枣二枚劈破,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肤瘦瘁,面色萎黄,白术丸方 白术 陈曲(微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 人参 荜茇(各一两) 干姜(炮 三分)
上六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每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心腹刺痛。频并泄利。人参大丸方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半) 干姜(炮半两) 甘草(炙锉一两半) 山芋(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子黄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入枣二枚劈破,同煎 至六分,和滓温服,或烂嚼枣汤下亦得。
治脾胃虚弱,思进饮食,山芋丸方 山芋 白术(各一两) 人参(三分)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
养脾胃,进饮食,二橘散方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益智(去皮微炒) 香子(炒)
京三棱(煨椎碎) 木香 肉豆蔻仁(各三分) 缩砂蜜(去皮) 人参(各一两) 姜黄 甘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