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论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病名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夫热则筋缓 ,寒则筋急。今肝气内虚,虚则生寒,故筋急而见。其尺脉数甚者,盖尺里以候腹中。其人 腹急,则尺脉见数,数亦为虚,以腹内气虚故也,其证筋急而见,为疹筋。视其色白黑为病 甚者,气既寒而筋急,其色又见白黑,是为寒甚之证。
治肝虚筋脉不利,腹急筋见,胁肋胀满。薏苡仁汤方 薏苡仁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 当归(切焙各一两) 酸枣仁(炒三分) 白 茯苓(去黑皮) 海桐皮 萆 (各半两) 芎 (三分)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肝气虚寒,筋脉急见于外,成疹不已。补肝汤方 防风(去叉二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二两) 柏子仁(一两) 桃 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山茱萸 蔓荆实(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大枣三枚劈破,煎至一盏,去滓空心顿服,
晚食前再煎服。
治肝虚生寒,脉数筋急,腹胁妨闷,筋见于外。柏子仁饮方 柏子仁 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叶各三分) 当归(锉微炒) 槟 榔(各半两锉) 白术 桂(去粗皮各三分) 附子(炮裂去脐皮半两) 芎 枳壳(去 瓤麸炒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肝虚寒筋急,腹满 胀。柏子仁丸方 柏子仁 黄 (锉) 白茯苓(去黑皮) 楮实 覆盆子 五味子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斛(去根) 酸枣仁(炒) 鹿茸(酥炙去毛) 桂(去粗皮) 白术 沉香(锉) 枳 实(麸炒) 熟干地黄(焙各一两)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 心及晚食前服。
治肝风筋脉成疹,腹肋急痛。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 白术 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 侧子(炮裂去皮脐) 丹参 当 归(锉炒) 防风(去叉) 羚羊角(镑屑各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 萆 桂(去粗 皮各半两)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治肝气不足,筋脉急见,心腹壅滞,左肋妨胀,不思饮食。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头) 白术 鳖甲(涂醋炙黄去裙 ) 沉香(锉) 黄 (锉各一两) 桂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 时。
<目录>卷第四十二\胆门<篇名>胆虚属性:论曰足少阳经不足者,胆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其病恐畏,不能独卧,口苦善太息,呕 宿汁,心下淡淡,如人将捕之。嗌仲介介数唾,头眩痿 ,足指不能摇,坐不能起,僵仆目 视KT KT ,盖胆虚则精神不守,其气上溢,循其所在而生病也。
治胆气不足,常多恐惧,头眩痿厥,四肢不利,僵仆目黄。中正汤方 茯神(去木) 酸枣仁(微炒) 黄 (锉)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熟干地黄(切 焙) 甘菊花 柏子仁 防风(去叉各三分) 人参 白芍药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 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胆经虚冷,不能独卧,心下淡淡,如人将捕,头眩痿厥,目黄失精。远志汤方 远志(去心) 熟干地黄(切焙各一两) 防风(去叉) 人参 甘菊花 白术 桂(去 粗皮) 茯神(去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 时。
治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天雄丸方 天雄(炮裂去脐皮) 人参 山芋 桂(去粗皮各一两) 黄 (锉) 白茯苓(去黑 皮) 防风(去叉)
上一十味。除柏子仁外,捣罗为细末,与柏子仁和匀,炼蜜为剂,杵五百下,丸如梧桐 子。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
治肝虚胆寒,心神不安,卧即惊觉,目昏心躁,四肢不利。黄 汤方 黄 (锉三分) 人参 槟榔(锉) 白术 百合 酸枣仁(微炒)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 心食前日二。
治足少阳经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呕水多唾。沉香汤方 沉香(锉) 白茯苓(去黑皮) 黄 (锉) 白术(各一两) 芎 熟干地黄(切 焙) 五味子(各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治胆虚劳烦,精神不守,奔气在胸,眠睡多恐。人参汤方 人参 桂(去粗皮各一两) 酸枣仁(微炒) 白茯苓(去黑皮) 知母(焙) 石膏 碎(各一两半) 甘草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