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
治胃风腹痛胀满。食不消化。四肢不和。木香丸方 木香 槟榔(煨锉) 赤芍药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诃黎勒(煨去核一两) 桂 (去粗 上八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饮下不拘时。
治风邪干胃。食物不化。便利完出。病名飧泄。浓朴陈橘皮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甘草(炙锉) 芎 肉豆蔻 (去壳)
分)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目录>卷第一十七<篇名>风秘属性:论曰风秘之病。以大肠秘涩不通。大肠者。肺之腑。通行水谷。传道所出。若三焦不和 风热所搏。则肠胃干燥。津液虚少。糟粕结聚。传导不行。令人心烦腹满。便秘不通也。
治风气。润利肠胃。前胡丸方 前胡(去芦头二两)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 麻子仁 芍药(各 一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五丸。温水下食前服。
治风气内结。大肠不通利。及四肢疮疹瘙痒。夜卧不安。槟榔丸方 槟榔(锉一两) 黑牵牛子(六两捣取粉三两) 麦 防风(去叉) 何首乌 苦参 大 黄(各二两并生用)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两) 木香(一两) 羌活(去芦头一两) 皂 荚(十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以皂荚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盐酒下。
治大肠风热秘涩不通。调中丸方 大黄(锉) 鳖甲(醋炙黄去裙 ) 朴硝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四两) 皂 荚(五 上六味。将前四味为末。以陈醋一升半。同皂荚莱菔汁。煎五七沸后。入药末同熬得所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
治肠胃风热。津液燥少。大便秘涩。木香丸方 木香(半两) 槟榔(锉) 大黄(煨锉) 麻子仁(各二两) 牵牛子(末) 郁李 仁(汤浸去皮)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米饮下。
治大肠风秘不通。搜风丸方 木香 恶实(各一分)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牵牛子(炒) 旋复花(炒各一两) 槟 榔(
上七味。将六味捣罗为末。以皂荚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不拘时。
治风热气盛。大小肠秘涩。蜜腻散方 大黄(微锉捣末) 牵牛子(生杵为末) 甘遂(炒微黄捣为末)
上三味。秤大黄牵牛末各三钱。甘遂末一钱。入腻粉半钱。同研匀。每服二钱匕。浓煎 蜜汤调下。食前服。
治大肠风热。结涩不通。芎 丸方 芎 独活(去芦头) 槟榔(锉各一两) 牵牛子(捣取粉二钱) 威灵仙 大黄(锉 炒各二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熟水下。
治老儿风气壅盛。大肠秘涩。五六日方大便一次。头旋目暗。发作无时。威灵仙散方 威灵仙(一两酒浸焙干) 羌活(去芦头) 芎 (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葱汤调下。
治风气大肠秘涩。羌活丸方 羌活(去芦头) 槟榔(锉) 木香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大 黄(煨 上七味。捣罗为末。更研令匀。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姜紫苏 汤下 治大肠秘涩。祛风顺气。香枳散方 枳壳(去瓤麸炒) 防风(去叉各一两锉) 甘草(炙锉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点服。空心食前各一。
治风秘肠胃否塞不通。导气。槟榔散方 槟榔(锉一两) 木香 木通(锉) 桑根白皮(炙锉各半两) 牵牛子(二两一半生 一半熟 上七味。除研膏外。捣罗为散。入研膏和匀。每服二钱匕。入牛黄龙脑各少许。温蜜汤 调下。空心服。
治风气壅滞。大便秘涩。青橘丸方 青橘皮(去白焙) 槟榔(锉) 郁李仁(麸炒去皮各一两) 木香 羌活(去芦头) 半 夏(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生姜汤下。
治风气中脘不利。大便秘涩。搜风散方 牵牛子(二两一两生一两炒) 大黄(锉半两) 郁李仁(去皮半两) 枳壳(去瓤麸 炒一两)
香(一分) 旋复花 防风(去叉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临卧生姜茶调。老小加减服。
治风气大肠涩结。宽胸膈。消壅滞。大黄丸方 大黄(锉炒一两) 郁李仁(汤去皮二两) 牵牛子(生用二两) 木香(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度病患脏 腑虚实。临时加减。
治风秘肠胃不宣利。令人壅闷。香桂丸方 木香(一分) 桂(去粗皮) 大黄(湿纸裹煨锉) 郁李仁 羌活(去芦头) 槟榔 (锉各半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茶酒下。
治风热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