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时,先安身和体,若气未调身不安者且止,和乃行之,气至则形安,形安则
鼻息调和,鼻息调和则清气来至,清气来至则自觉形热,形热则频汗出,且勿便起,安徐养
气,务欲其久。
诸行气,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惟精思则正气来至。正气
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自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
理,如法为之,长生久视也。
行气之法,以鼻微微引气纳之,以口吐之,此为长息,纳气有一,吸也,吐气有六,呼
也、吹也、嘻也、呵也、嘘也、 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行道之法,时寒
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呵以去烦,嘻以下气,嘘以散滞, 以解极,夫人
之极率多嘘 ,嘘 者,长息之忌,道家行气之所恶也。
夫欲长生,三一当明,上一在泥丸中,中一在绛宫中,下一在丹田中,修真之土当知此
,夜半至日中为生气,日中至人定为死气,常以生气时强卧瞑目,握固闭口,不息,心数至
二百,乃口中微吐气出之,日增其数,数得满二百五十,即绛宫守,泥丸满,丹田成,数得
满三百,则华盖明,耳目彻,身无疾,邪不能干,长生不死也。
闭气之法,以鼻微微引纳之,数满于口中微吐之,小吐即更以鼻小引咽之,如此再三,
可长吐之,饥取食止,绝谷长久,若闭气数得至千五百,则气但从鼻入,通行四肢,不复从
口出也,行之不止,仙道成矣。
行五行气法
春以丙日时加巳,食气百二十,致气于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时也(春
有九丙凡一千八十食气)。
夏以戊日时加未,食气百二十,以助脾令胜肾,使肾不伤心(数亦如上)。
季夏庚日时加申,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胜肝,使肝不伤脾(月有三戊凡三百六十食气)。
秋以壬日时加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胜心,使心不伤肺(秋有九壬行亦加上)。
冬以甲日时加寅,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胜脾,使脾不伤肾,此五行食气之要法也。四
时各有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其脏,周而复始,令不相克,为之精者,还自内见其五脏矣,
经曰∶道以精为宝,施与则生人,留己则生身,身生则得仙,生人则功遂,天地有阴阳,阴
阳人所贵,贵之合于道,爱之慎无费,故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是以精去则骨枯,
骨枯则身毙,人以身为国,以神为君,以精为臣,以气为民,故气变则为精,精化则为神,
神化为婴儿,婴儿上为真人,夫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
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此为上元,其一赤子,字符先,一名帝卿,心为绛宫,中丹田,
此为中元,其一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坚,脐下三寸下丹田,此为下元,其一婴儿,字符阳
,一名谷元,此三一也,行气则常存念之。
神仙绝谷十二时食气法
始从夜半,九九八十一咽。
日出,六六三十六咽。
日中,九九八十一咽。
日入,六六三十六咽。
鸡鸣,八八六十四咽。
食时,五五二十五咽。
日 ,八八六十四咽。
黄昏,五五二十五咽。
平旦,七七四十九咽。
禺中,四四一十六咽。
晡时,七七四十九咽。
人定,四四一十六咽。
黄庭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子能修之命常存,饮食自然补命门,自然者,华池也,呼
吸如法咽之,即不饥,常以夜半食生气九九八十一咽,以次下周十二时,为五百四十二咽,
不饥初绝谷三日小极,七日又小极,十四日复小极,头眩慎勿怪也,三七二十一日,则气力
日增。
神仙绝谷食五行气法
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祝已,舌撩上齿表舐唇,漱口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祝已,舌撩下齿表,漱口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祝已,琢齿七,漱口咽之三。
北方元滋,服食元滋,饮以玉饴,祝已,以鼻纳气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仰望泰山,服食精气以醴泉,祝已,瞑目而咽之三。
食五行气,内附五脏(青牙者肝也朝华者上齿根也朱丹者心也丹池者下齿根也明石者肺
也灵液者唇里津也元滋者肾也玉饴者舌也泰山者精气也醴泉在齿后悬雍前华池在舌本下齿名
玉英舌名金梁),夫食五行气,饥取饱止,无时节也,虽服五行,当以六戊为主,朝食三十,
暮食三十,取饱而已,日月短长,增减在己。
服六戊法。
平旦早起,正衣服,先读甲子至戊辰止,向辰以金梁叩玉英,涤华池,漱醴泉,吸灵液
,闭口周旋,三至而一咽,五咽止,次甲戌至戊寅,向寅行之如上法,尽六戊,凡百五十取
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