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下满痛,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举臂取之,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可
灸七壮。
少海二穴,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阴脉之
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腋胁下痛,四肢不得
举,针入三分,可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入五分。
灵道二穴,金也,去掌后一寸五分或一寸,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
引螈 肘KT ,暴喑不能言,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治热病猝心中懊 ,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
悸肘臂 痛,实则支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阴 二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治失喑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
,衄血惊恐,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神门二穴,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输。治疟,
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
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可灸七壮,炷如小麦大,针入三分,留七呼。
少府二穴,火也,在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
,悲恐畏人,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针入二分,可灸七壮。
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
,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凡此手少阴之脉,常少血多气,刺之当出气恶血,其经从脏走手,审其逆顺而迎随之,
有余则泻,不足则补,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少
阴之法也。



<目录>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篇名>手太阳小肠经

属性:手太阳小肠之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
两筋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
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
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
肿,颈颊肩 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于气口,虚者人迎反小于气口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节弛肘废,
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
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
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
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头
筋急则为筋 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
循耳前,属目外 ,上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
为,名曰仲夏痹也。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
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动肝肺,散
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与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上下廉以去之,
按其所过经以调之。
手太阳之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三十八穴。
少泽二穴(一名少吉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 前谷二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

陷中) 后溪二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腕骨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 阳

二穴(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下陷中) 养老二穴(在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 支正二穴(在

后五寸别走少阴) 小海二穴(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 肩贞二穴(在肩曲胛下两
骨解
间) 俞二穴(在挟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 天宗二穴(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 秉
风二穴(在天 外肩上小 骨后举臂有空)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中) 肩外俞二穴
(在肩胛上
廉去脊三寸) 肩中俞二穴(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