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15-圣济总录-第1123页

潦,斯无滥溢之患,人有奇经,亦若 是也,今总集奇经八脉所发者气穴去处,共成一编。
<目录>卷第一百九十二<篇名>督脉属性: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 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
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 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此生病从少腹上冲 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在督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 ,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如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四尺五寸,
凡二十七穴。
素 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交会直唇取 之)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缝督会二脉之会) 神庭一穴(直鼻上入发 际五 分督脉足太阳阳明参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 寸)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 百会一穴(一名参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 陷 容豆督脉足太阳之交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 在后 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一穴(一名匝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顶发际一寸脑户后一寸半项大筋内宛宛中) 哑门一穴(在风府后五 分 入发际五分入系舌本仰头取之) 大椎一穴(在第一椎上陷中参阳督脉所发) 陶道一穴(在 项 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神道一穴 (在 第五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下间俯而取之)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下间 俯而 取之)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下间俯而取之)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下间俯而取之禁不可 灸令 人伛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命门一穴(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 之)
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腰 一穴(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长强一穴(在 脊 端)
上自素 至龈交四穴,系鼻柱下,神庭至百会五穴,系额上,后顶至哑门五穴,属顶后 至项,大椎以下一十二穴,属背脊,以上为督脉所发二十七穴(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 穴,据法第十椎下一穴名中枢,阴尾尻骨两旁二穴,名会阳,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
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别络,与少阴会,故只载二十七穴)。
素 一穴,一名面王,在鼻柱之端,督脉所发,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针入一分 ,不宜灸。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
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行,猝中恶,针入四 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若灸可小雀粪大为艾炷,日可灸三壮或七壮,
即罢,风水面肿,针此一穴出水尽,即顿愈。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冶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
针入二分,可灸三壮。炷如大麦。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兼治小儿面疮久不 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息肉蚀疮,针入三分,
可灸三壮。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癫疾风痫,戴目上视不识 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可灸三七壮,至七七壮止。岐伯曰∶ 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惟宜灸一壮至三七粒止,禁不可针,针 即发狂。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 眩,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 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 痫戴目上视,不识人,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罢灸,若是鼻 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 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盖缘囟门未 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所发,疗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风痫 螈,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项肿痛,针入一分,可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