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治伤寒头痛。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本经》原文∶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 汗,中风面目肿。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薤内容:味苦,无毒。归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利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 以涂之。生鲁山。
《本经》原文∶薤,味辛,温。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韭内容:味辛,酸,温,无毒。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子,主治梦泄精,
溺白。根,主养发。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白荷内容:微温。主治中蛊及疟。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菜内容:味甘、苦,大寒。主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苏内容: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水苏内容:无毒。主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 华。生九真。七月采。
《本经》原文∶水苏,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 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香薷内容:味辛,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大豆黄卷内容:无毒。主治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 ,润泽皮毛。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生大豆内容:味甘,平。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 久服令人身重。熬屑,味甘。主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生太山,九 (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
《本经》原文∶大豆黄卷,味甘,平。主经痹,筋挛KT 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 饮,杀鬼毒,止痛。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赤小豆内容:味甘,酸,平,温,无毒。主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 ,
满。
又,叶名藿,主治小便数,去烦热。
《本经》原文∶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豉内容:味苦,寒,无毒。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 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大麦内容: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
蜜为之使。)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麦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以作 ,温。消食和中。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小麦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曲 温。消谷,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烦。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青梁米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轻身 年。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黄梁米内容: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泄。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白梁米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粟米内容: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治胃热、消渴,
小便。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丹黍米内容: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孽米内容:味苦,无毒。主治寒中,下气除热。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秫米内容: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陈廪米内容: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
<目录>中品·卷第二<篇名>酒内容: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
<目录>下品·卷第三<篇名>青琅内容:无毒。主治白秃,侵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青珠。
采无时。(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
《本经》原文∶青琅 ,味辛,平。主身痒,火疮痈伤,疥瘙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泽。
<目录>下品·卷第三<篇名>肤青内容:味咸,无毒。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
《本经》原文∶肤青,味辛,平。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疮。生川谷。
<目录>下品·卷第三<篇名>石内容:味甘,生温、熟热,有毒。主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 腹痛,去鼻中息肉。久服令人筋挛。火炼百日,服一刀圭,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一名 石,一名大白石,一名泽乳,一名食盐。生汉中山谷及少室,采无时。(得火良,棘针 之使,恶毒公、 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