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糜腐。此水谷酒腥湿热相
并郁蒸。阻挠清气之游行。致周身气机。皆令痹塞。夫热邪湿邪皆气也。由募原
分布三焦营卫。循环升降。清浊失司。邪属无形。先着气分。时师横议表邪宜汗。
里滞宜消。见热投凉。殊不知热由湿郁。气行热走。仲景于痉 从湿化忌汗忌
下。明示后人勿伤阴阳耳。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一定理也。据
色脉症参之。未见或可采用。
羚羊角 茵 银花 连翘 通草 大腹皮 茯苓皮 猪苓 泽泻 至宝丹



<目录>

<篇名>黄胆

属性:心下痛。年余屡发。痛缓能食。渐渐目黄溺赤。此络脉中凝瘀蕴热。与水谷
之气。交蒸所致。若攻之过急。必变胀满。此温燥须忌。议用河间金铃子散。合无
择谷芽枳实小柴胡汤法。
金铃子 延胡 枳实 柴胡 半夏 黄芩 黑山栀 谷芽
述初病似疟。乃夏暑先伏。秋凉继受。因不慎食物。胃脘气滞。生热内蒸。变
现黄胆。乃五疸中之谷疸也。溺黄便秘。当宣腑湿热。但不宜下。恐犯太阴变胀。
绵茵 茯苓皮 白蔻仁 枳实皮 杏仁 桔梗 花粉
面目悉黄。微见黑滞。烦渴腹满。左脉弦数。右脉空大。此内伤发黄。为厥阴
肝木太阴脾土二脏交伤之候也。夫肝为风脏。其性喜伸而恶屈。郁则木不得
伸而屈矣。郁极则其气盛而风乃发。风发必挟其势以贼脾。脾为湿土之司。土
受克而气不行。则湿胜矣。风性虽善行。遇湿以留之。反壅滞经络而不解。由是
湿停阳瘀而烦渴有加。其发黄也必矣。虽曰风湿所致。实由木亢而不宁。土困
而不舒。非外来风湿之比。况黑色见于面。则知并伤其肾。以脾病不行。胃中谷
气入肾。反将脾中浊气下流。故于黄中见黑滞耳。即其腹满。亦是中气不行。虚
热内壅。非结热当下之比。若误下之。则藏气空虚。风从内生矣。若误汗之。则阳
气外解。湿愈不能行矣。为商治法。平肝之亢。扶土之虚。兼解郁热以清气道。除
湿蒸而和中气。
人参 白术 白芍 黄连 山栀 归身 丹皮 茵 秦艽 柴胡 甘草 半夏



<目录>

<篇名>疟疾

属性:疟疾停药。日有向愈之机。胃困则痞闭。不欲食。今虽未加餐。已知甘美。皆
醒之渐也。童真无下虚之理。溲溺欲出。尿管必痛。良由胃津肺汁。因苦辛燥热
烈气味。劫夺枯槁。肠中无以营运。庸医睹此。必以分利。所谓泉源既竭。当滋其
化源。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麦门冬 甜水梨皮 甜杏仁 蔗浆
脉数。目 黄。舌心干白黄胎。口中粘腻。脘中痞闷。不思纳谷。由于途次暑
风客邪内侵。募原营卫不和。致发疟疾。夫暑必兼湿。湿也。热也。皆气也。气与邪
博。则清浊交混。升降自阻。古称湿遏必热自生矣。圣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
方推气味。理必苦降辛通。斯热气痞结可开。消导攻滞。香燥泄气。置暑热致病
之因于不治。不识何解。
川连 黄芩 花粉 桔梗 白蔻仁 郁金 橘红 六一散
寒来喜饮热汤。发热后反不渴。间疟已四十日。今虽止。不饥不思食。五味
入口皆变。初病舌白干呕。湿邪中于太阴。脾络湿郁气滞。喜热饮。暂通其郁。邪
蒸。湿中生热。六腑热灼。津不营运。至大便硬秘。此为气湿痹结。当薄味缓调。今
气厘清肃。与脾约似同。但仲景气血兼治。此病却专伤气分。
炒黄半夏 生益智仁 绵茵 广皮 浓朴 茯苓
湿热与水谷交蒸。全在气分。尝称三焦。分消清解。既成间日疟疾。邪正互
争。原无大害。初误于混指伤寒六经。再谬于参术守补。致邪弥漫。神昏喘急。妄
谵痉搐。皆邪无出路。内闭则外脱。求其协热下利。已不可得。诊脉细涩。按腹膨
满。夫脾满属气。燥实在血。今洞利后。而加腹满。诸气皆结。岂须闭塞而然。溃败
决裂至此。难望挽救。
细叶菖蒲根汁 草果仁 茯苓皮 紫浓朴 绵茵 辰砂益元散 连翘心 金银花
牛黄丸
脉小涩。病起疟后。食物不和。仍诵读烦劳。遂至左胁连及少腹。常有厥气。
或攻胃脘。或聚腹中。凝着 胀。古语云。胀不离乎肝胆。亦犹咳不离乎肺也。盖
肝得邪助。木势张扬。中土必然受侮。本气自怯。运纳之权自灭。清阳既少展舒。
浊阴日踞。渐为痞满。上年温养。辛甘久进。未见病去。其治体之法。谅不能却。自
述静处病加。烦动小安。其为气血久阻为郁。议用通络法。以病根由疟久。邪留
络中耳。
紫降香 桃仁 小香附 淡姜渣 神曲 鸡肫皮 南山楂 韭根汁泛丸
前议劳伤阳气。当知内损邪陷之理。凡女人天癸既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