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脉大,或数而无力,左 手弱;阳虚脉迟;阴虚脉弦;真气虚脉紧。男子久病,气口脉弱则死,强则生;女人久病,人迎强则生,弱则死。
\x证\x 夫虚者,虚损也。《难经》所谓五损脉者,亦因虚而致损也。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 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 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
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 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大法也。夫诸虚与劳极,未始不由气体虚弱,心肾 有亏,水火不自升降而致也。或为寒、暑、劳役所伤,或因色欲过度,俱能戕贼真气,以致肌体羸瘦,腰 膝无力,小便频数,大便滑泄,目眩耳聋,遗精自汗。甚则虚火上攻,面赤发喘,此皆诸虚之证也。劳极者,
七情伤乎五脏也。尽力谋虑,劳伤乎肝,应乎筋极;曲运神机,劳伤乎心,应乎脉极;意外过思,劳伤 乎脾,应乎肉极;遇事而忧,劳伤乎肺,应乎气极;矜持志节,劳伤于肾,应乎骨极。此五劳应乎五极者也。
劳极精气,变生诸证。
\x治\x 治疗之法,当随五脏六腑寒热调之。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滋补之药,贵 乎平如,不可骤用峻补、丹石燥热之剂。恐肾水枯竭,虚火愈炽。惟当斟酌轻重而用之,斯得之矣。
\x方\x \x四君子汤\x 大补阳气虚衰。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炒) 白茯苓(一钱) 甘草(炙,一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有痰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按∶是方治气分之圣药也,用人参补元气,
白术健脾胃,甘草和中,茯苓淡渗,引参下行,补下焦元气。气乃无形之气,属乎阳,
乃君子之象焉,故名四君子汤。
\x四物汤\x 大补阴血虚损。
生地黄(二钱)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白芍药(炒,一钱半)
上锉一剂,水煎服。按∶是方治血分之圣药也,用当归引血归肝经,川芎引血归肺经,芍药引血归脾经,
地黄引血归肾经。惟心生血,肝纳血,脾统血,肺行血,肾藏血,男子化而为精,女子 化而为月水。血乃有形之物,属乎阴,故名四物汤。
\x八物汤\x 大补气血两虚。
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十全大补汤\x 治气血两虚,兼助阳固卫。
八物汤加肉桂一钱,黄 一钱,姜、枣水煎服。
\x人参养荣汤\x 治积劳虚损,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少颜色,
汲汲短气,饮食无味。
人参(一钱) 当归(一钱) 陈皮(一钱) 黄 (蜜炙,一钱) 桂心(一钱) 白术 (一钱) 甘草(炙,一钱) 白芍药(二钱) 熟地(酒浸,二钱) 茯苓(一钱) 五味子(七 分) 远志(去心,炒,五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固真饮子\x 治中年以上之人阴阳两虚,元气不足,头每痛,日 晡微热,少食力倦,精气时脱,腰痛 酸,服之者,每得良效。
人参(一钱) 干山药(一钱) 当归身(一钱) 熟地黄(二钱五分) 黄柏(炒,一 钱) 白术(五分) 泽泻(五分) 山茱萸肉(五分) 补骨脂(五分) 五味子(十粒)
陈皮(八分) 白茯苓(八分) 杜仲(炒,断丝,七分) 甘草(炙,七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x九仙酒\x(太医院传) 治诸虚百损。
八物汤四两,加甘州枸杞子八两,用生姜二两,枣十枚,煮好酒一坛,不拘时随量饮,大有补益。
\x六味地黄丸\x 治形体瘦弱,无力多困,肾气久虚,寝汗发热,五脏亏损,遗精便血,消渴淋浊等 症。此药不燥不寒,专补左尺肾水,兼理脾胃,少年水亏火旺,阴虚之症,最宜服之。
泽泻(二两) 淮熟地黄(八两,姜汁炒) 干山药(酒蒸,四两) 山茱萸(酒 蒸,去核,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去骨,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白汤下。
妇人血虚无子,此方更效。须加醋炒香附、当归各二两。虚劳加紫河车一具,蒸烂捣为丸。阴虚火动,加 酒炒黄柏、知母各二两。心肾不交,消渴引饮,加麦门冬三两、五味子二两。腰膝痛,加酒洗牛膝,姜炒 杜仲各三两。小便夜多,去泽泻,加盐酒炒益智仁三两。兼补右尺相火,加制附子、童便煮官桂各二两。
遗精,加牡蛎三两。嗽,加五味子三两。
\x神仙既济丹\x(少保刘公方) 专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滋肾水,降心火,补脾土。添精髓,益气和 血,壮筋骨,润肌肤,聪耳明目,开心益智,强阴壮阳,延年益寿。此药性气温而不热,清而不寒,
久服则坎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