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米泔制,一钱半) 陈皮(去白,一钱) 浓朴(姜炒,八分) 甘草(炙,三分)
猪苓(八分) 泽泻(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赤茯苓(去皮,一钱) 神曲(炒,
八分) 山楂(去核,七分) 砂仁(炒,七分) 香附(姜汁炒,六分) 槟榔(八分) 木瓜 (一钱) 大腹皮(六分)
上锉一剂,生姜、灯心煎服。
\x苏沉破结汤\x(车少参传)
紫苏 薄荷 枳实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大黄 木通 甘遂 白僵蚕 白豆蔻 木香 沉香(减半,以上三味另为末) 牙皂 生姜 细茶(各一钱)
上作二服,水煎,五更早服,忌口。
\x回生丹\x 治浮肿腹胀退水。
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 连翘(以上各三钱,用巴豆去壳一两半,与砂 锅同炒入药) 木香 甘遂(炒) 商陆 泽泻 木通(炒) 干漆(炒尽烟) 萝卜 子(炒,各三钱) 赤茯苓 桑白皮(炒) 椒目(炒,各五钱) 胡椒(炒,一钱) 黑牵牛(一两,生)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第一服 用生葱二十四根,擂碎同温酒五更下;第二服用陈皮、桑白皮煎汤;第三服用射干汤下。切忌食盐。
\x推车丸\x(毛惟中传)〔批〕(按此方治消肿峻攻之剂) 治水肿,气肿,单腹胀 沉香(一钱) 木香(一钱) 巴豆(一钱,半生半熟) 胡椒(一钱,炒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消上,用葱白舂烂,热酒下;次日消中,用陈皮汤 下;三次消下,用牛膝汤下,去三五次,不补自止,后用拾皮散紧皮。
\x鸡醴饮\x(刘同知传) 治一切肚腹四肢发肿,不问水肿、气肿、湿肿,皆效。
干鸡粪一升,锅内炒黄,以好酒三碗淬下,煮作一碗,细滤去渣,令病患饮之。少顷腹中气大转动 作鸣,从大便利下,于脚膝及脐上下先作皱起,其肿渐消。复如利未尽,再服一剂,以田螺二 枚,用滚酒淖熟食之,即止,续以温粥调理愈。
\x秘方\x(吴友竹传) 治水肿胀满。
癞虾蟆二三枚,装在猪肚内,好酒煮一伏时,去虾蟆,将猪 肚与酒服尽,大便屁如雷,或水下,其肿自消,加砂仁尤妙,一方加胡椒,一岁一粒,同煮尤妙。
\x法蒸蓖麻膏\x〔批〕(按此方消肿专攻之剂) 治十肿水气,五蛊瘴气。
蓖麻子去壳,用麻布包压去油,薄摊在木杓内,仰放在锅中,水面上以锅排盖住,煮二十余沸,以药 无白色为度,取出。每服六钱,滚水化开,空心温服。不过二三剂,以小便太利为效。
\x导水饼\x(秘方) 治肿胀,不服药,自去水。
真水银粉(二钱) 巴豆肉(研,去油,四钱) 生硫黄(一钱)
上三味研成饼,令匀,先用新绵一块铺脐上,次以饼当脐掩 之,外用帛缚,如人行三五里,自然泻下恶水,待行三五次,除去药,以温白粥补之。
\x消河饼\x(秘方)〔批〕(按此方消肿外治之剂) 治水肿膨胀。
大田螺(四个) 大蒜(去皮,五个) 车前子(三钱,为末)
上三味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贴药后,少顷小便出。一二饼即愈。
<目录>卷之六<篇名>积聚属性:\x脉\x 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在寸口,积在胸中;在关上,积在脐旁;在尺部,积在气冲。脉在左,积在 左;脉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脉来小沉而实者,脾胃中有积聚,不下食,食则吐。
\x病\x 夫积者,阴气也,其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 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
六腑所成。其肝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病疟连岁不愈;心之积,
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 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肺之积,名息奔,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 热喘咳,发肺痈;肾之积,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愈,令人喘逆,骨 痿少气。皆因阴阳不和,脏腑虚弱,风邪搏之,忧喜乘之,伤五脏,逆四时,乃留结而为积聚也。
者,征也。腹中坚硬,按之应手曰 。瘕者,犹假也。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处曰瘕。症因 伤食,瘕是血生,痞原伤气,癖则伤精。 癖者,本因邪气积聚而生也。 者,在腹内近 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如臂、如指、如弦之状;癖者,僻侧在两肋之间,有时而痛曰癖。夫 之与癖,
皆阴阳不和,经络痞隔,饮食停滞,不得宣流,邪冷之气搏结不散,得冷则发作疼痛,故曰 癖也。
\x治\x 丹溪曰∶块乃有形之物,气不能成形,痰与食积,死血也。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大 法咸以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