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寒湿所中者,加附子一钱,名附子理中汤。霍乱吐泻,加青皮、陈皮各一钱,名治 中汤。干霍乱,心腹作痛,先以盐汤探吐,后进此药。呕吐,于治中汤加丁香、半夏各一钱,生姜七片。泄 泻,加陈皮、茯苓各一钱,名补中汤。溏泄不已,于补中汤加附子一钱;不喜欢饮食,米谷不化,
加砂仁一钱,霍乱吐下,心腹作痛,手足厥冷,于本方中去白术,加熟附子,名四顺汤。伤寒结胸,先于枳桔 等药,服过不愈,加枳实、茯苓各一钱,名枳实理中汤。乱转筋,加石膏一钱。
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 白术,加桂一钱。悸,加茯苓一钱。苦寒加附子一钱。腹痛,去白术,加附子一钱。饮酒过多,
及啖炙爆热物,发为鼻衄,加川芎一钱。
\x回阳救急汤\x〔批〕(按此方治虚寒温补之剂)
治伤寒初起,无头疼,无身热,便就恶寒,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冷涎,或战 栗面如刀乱,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直中阴经真寒证,不从阳经传来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干姜 肉桂 附子 五味子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茱萸。无脉者,加猪胆汁一匙。泄泻 不止,加黄 、升麻。呕吐不止,加生姜汁。仓卒无药,可用葱熨法,或灸关 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于外,以复阳气稍得苏 醒。灌入生姜汁,然后煎服回阳救急汤。
\x四逆汤\x 治寒邪直入三阴,自利不渴等症。
附子(一枚,去皮脐,切作八片,生用) 甘草(炙,六钱) 干姜(五钱)
上锉作二剂,水煎温服,取微汗为度。
\x姜附汤\x〔批〕(按此方治中寒温热之剂) 治体虚中寒,昏不知人,身 体强直,口噤不语,手足厥冷,脐腹疼痛,霍乱转筋,并宜调治。
干姜(五钱) 附子(一枚,去皮脐,生用)
上锉一剂,水煎服。肢节痛加桂。挟气攻刺痛,加木香。挟风不仁,加防风。挟湿重着,加白术。筋脉拘 急,加木瓜。
熨法 治寒邪直入三阴,无头疼身热,恶寒腹痛,下利清白,唇青面黑,吐沫口噤,或身痛如被杖,四 肢厥冷,上过乎肘,下过乎膝,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及一切虚寒,并能治之。
葱(切细,三升) 麦麸(三升) 盐(一斤)
上用水和匀,分作二处,炒令极热,重绢包之,乘热熨脐,冷更易一包。其葱包既冷,再用水 拌炒热,根据前用之,如大小便不通,亦用此法。
<目录>卷之三<篇名>温疫属性:\x脉\x 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左手脉大于右手,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x证\x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悉由气运郁发,迁正退位之所致也。
\x治\x 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败毒散主之;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大柴胡汤主之;夏应热而反寒,秋 发寒疫,五积散主之;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五苓散主之。凡温疫,切不可作伤寒症 治,而大汗大下也。但当从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
看所中阴阳,而以二方加减和治之,殊为切当。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温疫。通用羌活冲和汤,治温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其效甚速。
\x方\x 凡入温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传染。出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一方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用雄黄末,水调鼻内。虽与病患同卧,亦不相染。
\x宣圣辟瘟丹\x 腊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者是也。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 朝五更时,暖令温。自幼至长,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时疫。
\x神圣辟瘟丹\x(诀云∶圣神辟瘟丹,留传在世间,正元焚一灶,疫疠自祛蠲)〔批〕 (按上方皆预防瘟疫之剂)
苍术(为君,倍用) 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三奈 赤箭 雄黄(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初一平旦时焚一炷,辟除一岁瘟疫邪气。
\x人参败毒散\x 治四时不正之气,冬应寒而反热,夏应热而反寒,春应温而反凉,秋应凉而反温,非其 时而有其气,故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 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悉根据本方加干葛。若寒热往来,必用小柴胡汤。(二 方俱见伤寒条下)
\x加味柴胡汤\x 治挟岚瘴溪源蒸毒之气,其状血乘上焦,病欲来 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而不能言者,皆由瘀血攻心,毒涎聚胃。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枳壳 大黄 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空心服。哑瘴,食后服。
\x大力子汤\x 治大头天行病,腮颊颈项肿胀,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