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小热不解,大热必生。利用 导赤散,解用犀角地黄汤,切不可峻下。痘后胃气一虚,而反变生痈肿别病。若身热血他证者,
用六味柴胡麦门散。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者,用如圣麦门冬汤。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痘疮观其形证,则知轻重。轻者不必服药,重者宁不早图而救治乎?凡痘疮已出未出,大 便秘,小便赤涩,
发热口渴,为里热。可用凉血解毒、润便利水消毒饮、四圣散之类。凡先后吐泻不食初见,须 速调之。若稍延缓,致令元气虚惫,必致难救。其有实证轻顺,俱不必服保元汤诸补药。若里 实而用补剂后,必结痈余毒;表实而用补剂,则必斑烂溃痛。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作三四次出,头目胸腹稀少,眼中无,大小不等,肥满光泽,里外肥红,根脚红,头 腊色。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一齐并出,密如蚕种,身温腹胀,头温足冷,皮肤赤色,吐利,五内七窍皆有疮黑点,
或如茱萸,外白内黑,灰白色。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外黑内赤,痘疮夹疹。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痘出妄汗妄下,误服升麻汤、大黄等药,不忌口,过饱失饥,食生冷,饮酒多,信巫 不信医,犯房室,触秽气,冒风寒。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不食多渴,(渴饮不食,益黄散、白术散。)戛齿噤牙,(有虚有实,能令陷伏。)憎 寒困倦,令疮陷入,是脾虚也。)烦躁体热,(摇头 者,欲生风。)吐逆泄泻,(食不化而出,并痘后大便脓血。)疮作黑陷,(内无脓血,或作黑泡,
或先疮迹,作黑孔死。)大小便涩,(三黄丸。)痈块壅肿,(痘毒变疮,口臭、蚀唇口鼻、
牙落者,死。)喘急痰盛,声哑气噎,(或正出或痘后有此证者,多死。)咽药食,肠中鸣 者死。
以上俱是危证,首尾可畏也。除此之外皆不妨。内犯二者∶若饮食如旧,虽困重,医治 可生。如饮食减平日之半者死。饮食如旧,内犯三四件者亦死。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痘疮有蜡、红、白、黑四色,为吉凶晦吝之主,甚不可不辨也。何则?蜡色即苍而黄,为 中央之正色。痘见蜡色者,斯为吉兆也。红色者,南方火心之象也。火盛则色红,晦之道也。
则当解乎心热,如凉血犀角地黄汤之类是也。白色者,西方金肺之象也。肺气虚则色白,虚甚 则兼陷伏,痘见白色而陷中,吝之道也。则当大补气血,如保元汤加姜桂附子之类是也。黑 色者,北方水肾之象也。肾水不足以制火邪,火极变黑而似水也。俗调变黑归肾。痘见黑而陷,
凶之道也。则当解毒。如久闭者,用百祥丸、小承气汤下之。有虚之甚者,保元汤加桂芎,从 其热而用之之类也。
汪氏《理辨》曰∶五色者,五行之精华也。正则光而明,衰则惨而暗,五脏荣枯于此可 见矣。故痘毒之出于脏,惟利乎明,不利乎暗。光明者,气血旺也。惨暗者,气血衰也。气位 旺而血得其令,气位衰而血被其囚。血非气则毒不收,气非血则毒不化,信乎痘毒必气血而后 可以终始成功。且夫色之红者,毒始出也。白者,毒未散也。黄者,毒将解也。干黄者,毒尽 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气滞也。黑者,毒滞而血干也。焦竭者,血气枯也。如红变白,白变黄 者吉,红变紫,紫变黑者,凶之兆也。且毒出乎五脏而非独一脏。前人言五脏各主色,固有之,
又不载各脏治法。钱氏陈氏所论变黑归肾,此皆过于理也。
春甫调五色合五脏,此至当之理。然《辨》云毒出五脏非独一脏,正所以五脏之中而一脏 之病甚,则其一脏之象着见也。又云钱氏、陈氏变黑归肾之论,皆过于理,是《辨》之未详 辨也。凡变黑者,乃火之剧,而肾 水浸衰不能制火,故色黑也。其责安得不归于肾乎?调其未载五脏之方则可矣,谓其谬论,《辨》
亦未知思也。予每参合五脏立方,罔不应验,故录其方法于四色辨中,以备全论,医者审之。
<目录>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篇名>观候属性:【顺候】 春夏为顺。先发惊搐而后出痘者顺。先发热、热歇出痘顺。饮食如常顺。二 便如常顺。
【逆候】 秋冬为逆。春脓泡,(金克木)。夏黑陷,(水克火。)秋发斑,(火克金)。
冬发疹,(土克水)。便血或利,乳食不化,(脾虚)。正出吐利,风攻颐颔项睫,或胸高突,
面肿鼻陷,闭目切牙,或鼻有黑气。肌肉黑。面色青黑。或因吐利内虚陷伏。已出妄汗而成 斑烂。或冒风邪成倒靥,不起发也。泄泻不止,疮成饼塌,燥渴小便涩,声哑。饮药 错喉,喘息不休,疮尽爪破,臭烂不可近。目闭黑暗, 昧无魂。头面肿,足冷至膝。不时 努力,(如用大便之状。)疮与肉色不分。已出身热足热不解,已出烦躁闷乱。瘥后惊搐,
痘疮未该靥结,卒然焦黑青紫。
【恶候】 痘出而复不出。忽大泻而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