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49页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呼吸定息五动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脉为迟,以减平人之半,少气可知矣。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躁,烦躁也。尺热,尺分皮肤热,是为病瘟。尺不热而滑为风,涩为血少,故病痿痹。
是为数脉也。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一呼四动,一吸亦四动,是倍平人之半,此数而又甚者也。脉绝不至,乍疏乍数,皆其谷 气绝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无胃气,四时之脉不得其本脏和气也。观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气则弦而软是也。弦多,谓弦甚。五注如始张弓弦。胃气少者,乃本气自病。纯弦绝 无胃气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克木,故即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气则弦而滑是也。但钩谓洪大而坚,有石谓沉伏得冬脉,故冬病石甚,水克火,故即病也。
长夏胃微 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 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长夏胃气软弱是也。弱多,无力也,代,不能还也,主死。弱而沉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气浮是也。毛多,浮微也,为肺气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绝者死,浮而弦为春病,弦 甚曰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冬胃气沉是也。石多,沉伏也,为肾气不充也。但石沉而坚也,石而有钩,沉滑也,而病于 夏。石甚为即病也。
\x玉机真藏篇\x 曰∶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长而紧也。)
曰肝病。死肝脉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 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
曰心死。
带钩,陷下不动也。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啄,如 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
曰肺死。(浮而散也。)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然如弹 石,曰肾死。(促而肾也。)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x玉机真藏论\x 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弱 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为阳居表,故在外;不及为阴居中,故在内。
太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
太过肝气实则怒,视眩冒闷,气上为颠疾;不及肝气不流,故胁痛 满也。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曰钩,(即前曲后居,来疾 去迟也。)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 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心脉太过,则身热而肤痛,浸淫流布而痛;不及为心烦咳唾,下则气泄。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 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 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上见血,喘而咯血;下闻病音,复又咳嗽也。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 弹石,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懈 ,(懈,倦也,似热 不热,似寒不寒,似弱不弱,似强不强,无可名状,谓之懈 病也。)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 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中,季胁之下,侠脊两旁空软处也,肾外当 ,故曰 。清,清冷也。脊中,两肾之中。
少腹, 之前。小腹满,肾气不行也,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