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药神方\x 呕吐咯血者,先以十灰散遏住。甚者,以花蕊石散止之。止后,其人必倦,用独参汤补之,
后服化药。保和汤止嗽清肺,保真汤补虚除热,太平丸润肺消痰,消化丸下痰消气,加减法具各 方之下。
服药之法,每日仍浓煎薄荷汤,灌漱喉中。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咽下,次噙一丸,缓缓 溶化,至上床时,亦如此用之,夜则肺窍开,药必流入窍中。如痰壅,却先用饴糖拌消化丸一百 丸吞之。次又根据前噙嚼太 平丸,令其仰服前七药。后若有嗽,可煮润肺丸食之。服前药有暇,煮此七药服之,亦续煮白 凤膏食之,固其根本。痊后,服十珍丸以收功。
(甲字)\x十灰散\x 治痨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大蓟 小蓟 荷叶 扁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上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宿,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 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下。如病势轻,用此立效。如血出成升斗者,用后药止之。
(乙字)\x花蕊石散\x 五脏崩损,涌喷血出斗升,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 存性,研为粉)
上用童便一钟,煎温调末三钱,甚者五钱,食后服。
男子用酒一半,女人用醋一半,与小便和药服,使瘀血化为黄水。服此讫,以后药补之。
(丙字)\x独参汤\x 止血后虚弱,无动作者,此药补之。
大拣人参(一两)
上咀,水二盏,枣五枚煎,不拘时,细细服之。服后宜熟睡一觉,后服药除根。
(丁字)\x保和汤\x 治痨嗽,肺成痿者,服之决效。
知母 贝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款冬花(各二钱) 天花粉 薏苡仁 杏仁 五味子 甘草(炙)
马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 阿胶(炒) 当归 生地 紫苏 薄荷(各五分)
上以水煎,生姜三片,入饴糖一匙化服之。每日三服,食后进,加减于后。一方有百部。
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花。
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实、栝蒌仁。
喘甚,加桑皮、陈皮、大腹皮、萝卜子、葶苈、苏子。
热甚,加山栀子(炒)、黄连、黄芩、黄柏、连翘。
风,加荆芥、防风、金沸草、甘菊、细辛、香附子。
寒,加人参、肉桂、桂枝、五味子、蜡片。
(戊字)\x保真汤\x 治痨证虚弱骨蒸,服此最效。
当归 生地黄 白术 黄 人参(各一钱) 莲心 赤茯苓 白茯苓(各五分) 天门冬 麦 门冬 陈皮 白芍药 知母 黄柏(炒)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 熟地黄(各四分) 赤芍药 甘 草(各五分)
上水煎,姜三片、枣一枚,食后服。
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
淋浊,加萆 ,天台乌药、猪苓、泽泻。
便浊,加石苇、 蓄、木通。
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子。
热燥,加石膏、滑石、鳖甲。
盗汗,加浮小麦、炒牡蛎、黄 、麻黄根。
(己字)\x太平丸\x 治痨证久嗽,肺痿,肺痈,并皆噙服。
天门冬 麦门冬 知母 贝母 款冬花 杏仁(各二两) 当归 生熟地黄 黄连 阿胶(各两 半) 蒲黄 京墨 桔梗 薄荷叶(各一两) 白蜜(四两)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和匀,用银石器,先下白蜜,炼熟后,下诸药末,搅匀,再上火入麝,略熬三二 沸,丸如弹子大。每日三服,食后细嚼一丸,前薄荷汤,缓缓送下,次噙一丸,临卧时服。如痰 盛,先用饴糖拌消化丸吞下,
却又噙嚼此丸,使药流入肺窍,则肺清润,其嗽退除,七日病痊。凡一切咳嗽,只服此药立愈。
(庚字)\x沉香消化丸\x 治痨瘵,热痰壅盛。
青礞石(炒金色) 明矾(飞研细) 猪牙皂角 南星(制) 半夏 白茯苓 陈皮(各一两)
枳壳 枳实(各半两) 薄荷叶 黄芩(各一两) 沉香(五钱)
上为细末,和匀,姜汁浸神曲搅糊为丸,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临夜饴糖拌吞,噙嚼太 平丸,一药并服,痰嗽除根。
(辛字)\x润肺膏\x 治久嗽,肺燥,肺痿。
羊肺(一具) 杏仁(净研) 柿霜 真酥 真粉(各一两) 白蜜(二两)
上先将羊肺洗净,次将五味入水搅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服,食前与七药相间 服之亦佳。
(壬字)\x白凤膏\x 治一切久怯虚弱,咳嗽吐痰,吐血发热。
黑嘴白鸭一只 大京枣(二升) 参苓平胃散(一升) 陈煮酒(一瓶)
上先将鸭缚定脚,量患人饮酒多少,随量以酒荡温,将鸭顶割开,滴血入酒,拌匀饮之。直入 肺经,润补其肺。却将鸭干 去毛,于肺边开一小孔,取其肠杂,拭干。次将枣子去核,每个中 实纳参苓平胃散末,填满肠肚中,用麻扎定。以沙瓮一个,置鸭在内、四围用火慢煨,将陈煮 酒,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