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病声之候也。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可治者,明而察之。
肝病为疟者,令人色苍苍然,气息喘闷战掉,状如死者。若人本来少于悲恚,忽尔嗔怒,出
言反常,乍宽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思。若不即病,祸必至矣。此肝病声之证也。
其人若虚,则为风寒所伤;若实,则为热气所损。阳则泻之,阴则补之。
肺病为疟,乍来乍去,令人心寒,寒甚则发热善惊,如有所见。此肺疟证也。若人本来语
声雄,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出言,而反于常。人呼共语,直视不应。虽曰未病,势当不
久。此则肺病声之候也。察观疾,表里相应,根据源审治,乃不失也。
脾病为疟者,令人寒,腹中痛,肠中鸣,鸣已汗出。若其人本来少于喜怒,而忽反常,
喜无度,正言鼻笑,不答于人。此是脾病声之候也。不盈句月,病必至也。
肾病为疟者,令人凄凄然,腰脊痛而宛转,大便涩,自掉不定,手足寒。若人本来不喜不
怒,忽然謇而好嗔怒,反于常性。此肾已伤,虽未发觉,是其候也。见人未言而前开口笑,还
闭口不声,举手闸极腹。此肾病声之证。虚实表里,浮沉清浊,宜以察之,逐以治之。



<目录>卷之三十七\疟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陈无择云∶夫疟备三因,外则感四气,内则动七情,饮食肌饱,房室劳逸,皆能致之。经
所谓夏伤暑,秋 疟者,此则因时而叙耳,不可专以此论。
外所因证有寒疟,有温疟,有瘅疟,并同《素问》。有湿疟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
胀满自汗善呕。因汗
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水。有牝疟者,寒多不热,但惨 振栗,病以时作。此则多感阴湿,
阳不能制阴也。
五种疟疾以外感风寒暑湿,与卫气相并而成。除瘅疟独热,温疟先热,牝疟无热外,诸疟
皆先寒后热。
内所因证,病者以蓄怒伤肝,气郁所致,名曰肝疟。以喜伤心,心气耗散所致,名曰心疟。
以思伤脾,气郁涎结所致,名曰脾疟。以忧伤肺,肺气凝痰所致,名曰肺疟。以失志伤肾所致,
名曰肾疟。所致之证同《素问》。此五种疟疾,以感气不和,郁洁痰饮所致。
不内外因,有疫疟者,一岁之间,长幼相似。有鬼疟者,梦寐不祥,多生恐怖。有瘴疟者,
乍热乍寒,乍有乍无,南方多病。有胃疟者,饮食饥饱,伤胃而成,世谓食疟。有劳疟者,经
年不瘥,前后复发,微劳不任。亦有数年不瘥,结成症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疟母。以上
证,各有方以治之。



<目录>卷之三十七\疟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机要》云∶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重者远而缓。 疟者,
久疟也。是知夏伤暑,气闭而不能发泄于外,邪气内行,至秋而为疟也。有中三阳者,有中三
阴者,其证各殊也。在太阳经,谓之寒疟,治多汗之;在阳明,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
经,谓之风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此乃伤之浅者近而暴
也。在阴经则不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发在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者远
而缓,为 疟也。



<目录>卷之三十七\疟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子和云∶《内经》既以夏伤于暑而为疟,何世医皆以脾寒治之,用姜附雄黄之类?复有指为
食疟,此又非也。岂知《内经》之论则不然,皆夏伤于暑,遇秋风寒而后发也。邪热浅则连日,
邪热深则间日。并入于里则
寒,并入于表则热。若此论,则了不相干于脾也。治平之时,其民夷静,虽用砒石、辰砂有毒
之药,以热治热,亦能取效;扰攘之时,其民劳苦,内火与外火俱动,以热攻热,转为泻血
吐血疮疡呕吐之疾,岂与夷静之人同治哉?予尝用张长沙汗吐下三法愈疟病极多,大忌错作脾寒
治之。
《玉机微义》云∶疟无脾寒及鬼食,皆是得之于暑,又谓治平与扰攘之时治疟不同,皆
确论也。然食疟则世亦有之者。予观其用药,以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五苓散、桂苓甘露饮
之类,则调之也。甚者咸欲承气、大柴胡汤下之。更不愈,以常山散吐之。悉是寒药降火之剂,
盖以疟从火之化也。又有谓治 荛贫贱之人与富贵膏粱不同之论,固是,仍用温脾散辰砂劫
药,贫贱之人岂与治平时人同欤?贫贱者脾胃虚寒,其可用劫剂欤?此上恐非出于子和之笔也。
学人审之。
或问∶俗以疟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天地之间,唯昊楚闽广人患此至多,为阳气之所
盛处。其地卑湿,长夏之时,人多患 疟霍乱泻痢,伤湿热也。本暑盛阳极,人伏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