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其邪,皆宜适事为故可也。



<目录>卷之三十\胀满门

<篇名>治案

属性:丹溪治一人,年五十,嗜酒,病疟半年患胀。诊其脉弦而涩重,则大疟未愈,手足瘦而
腹大如蜘蛛状。予教以参、术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为臣,黄连、陈皮、茯苓、浓朴为佐,
生甘草些小作浓汤饮之,一日定三次。彼亦严守戒忌,一月后疟愈,又半年小便长而胀愈。
中间虽稍有加减,大意只是补气行湿。
一人年四十余,性嗜酒,大便时见血,春间患胀,色黑腹大,形如鬼状,脉涩而数重似弱,
以四物汤加苓、连、木通、白术、陈皮、浓朴、生甘草作汤与之,一月而安。一补气,一补
血,余药大率相出入,皆获安。或曰∶气无补法,今何补气而安?曰∶气无补法,俗论也。痞
闷壅塞,似难于补,不思正气虚者,不能自运。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若不
补气,邪何由行?
一人年近五十,得腹胀,自制禹余粮丸服之。其脉弦涩而数。丹溪曰∶此丸新制, 炼
之火邪尚存,温热之药味太多,宜自加减,不可执方。病者曰∶此方不可加减。服之一月,
口鼻中出黑血,骨立而死。患腹胀按之不痛者为虚,按之痛者实也。腹中满不减,不惊人,
此当下之。舌黄沫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
腹满口中苦干燥,腹中有水,是饮也。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下部闭塞,
大便难,两脚下疼痛。此虚气寒气从下向上,当以温药服之取瘥。腹满转痛来趣小腹,为欲
自下利也。



<目录>卷之三十\胀满门

<篇名>药方

属性:(《济生》)\x紫苏子汤\x 治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胀满,喘促呕逆,肠鸣气走,
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紧而涩。
紫苏子(一两) 大腹皮 草果 半夏 浓朴 木香 陈皮 木通 白术 枳实 人参
甘草(各半两)
上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济生》)\x大正气散\x 治脾胃怯弱,为风寒湿气所伤,遂致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白术 陈皮(各二钱) 半夏(制) 藿香叶 浓朴(姜炒) 桂枝 枳壳(炒) 槟榔 干
姜(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时温服。
(《济生》)\x平肝饮子\x 治喜怒不节,肝气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胀满,头晕呕逆,脉
浮而弦。
防风 枳壳 桔梗 赤芍药 桂枝(各一钱) 木香 人参 槟榔 川芎 当归 陈皮
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不时服。
(《济生》)\x强中汤\x 治食啖生冷,过饮酒浆,有伤脾胃,以致腹胀。
人参 青皮 陈皮 丁香(各钱半) 白术(一钱) 附子(制) 草果仁 干姜(各七分)
浓朴(姜制) 甘草(炙。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呕者加半夏。食面腹胀者加
箩卜子。
(《秘方》)\x大异香散\x 治失饥伤饱,痞闷停酸,旦食不能暮食,病名壳胀。
三棱 蓬术 青皮 半夏曲 陈皮 藿香 桔梗 枳壳(炒) 香附(炒) 益智(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局方》)\x紫沉通气汤\x 治三焦气涩,不能宣通,腹胀便涩。
(《局方》)\x沉香降气汤\x 治中脘胀满,时复胁肋肚痛,每要噫气则快,不噫则不快,日
渐面浮。磨槟榔入紫苏同煎,下保神丸尤妙。
(《局方》)\x木香流气饮\x调荣卫,利三焦,行痞气,消胀满。(三方并见诸气门。)
(《拔萃》)\x木香顺气汤\x 治浊气在上,则生 胀。
木香 草豆蔻(面包煨) 苍术(制。各二分) 浓朴(制,四分) 当归(五分) 青皮
益智仁 白茯苓 陈皮 泽泻 干姜 吴茱萸(泡 半夏(各二分) 升麻 柴胡(各一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服。忌生冷硬物,恼思房劳。
《内经》曰∶留者行之,结者散之。以柴胡升麻之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发散清气,
营运阳分为君;以生姜、半夏、草豆蔻、益智仁辛甘大热,消散中寒为臣;以浓朴、木香、
苍术、青皮苦辛大温,通顺滞气;以当归、陈皮、人参之辛甘温,调和荣卫,滋养中气。浊气不
降,以苦泄之,吴茱萸之苦热泄之者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茯苓、甘草平,泽泻咸平
气薄,引导浊阴之气自天而下,故以为佐。气味相合,散之泄之,
上之下之,使清浊之气各安其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