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湿热相火者多。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
因心火为之。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燥,水亏为火独存。
气有余便是火。(非真气之有余,乃火邪之为气。)气从左边起者,肝火也;气从脐起者,
阴火也。
热从脚下起入腹者,虚之极也。盖相火起于九泉之下,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加降火
药服之。以附子末津调,贴涌泉穴,引火下行。若壮实人有此证,是湿郁成热之候。或有冒雨
途行受湿而得此证者,不可误作阴虚治。只宜苍术、黄柏、牛膝、防己丸之属。阴虚火动者,
难治。(脉数无力者是也。)
饮酒人发热者,难治;不饮酒人,因酒发热者,亦难治。
烦躁者,气随火升也。
东垣云∶有元气虚损而热,有五脏热,有内中外而热。轻手扪之,热在皮毛血脉也。重手
按之。筋骨热甚者,热在筋骨也。不轻不重而热,热在肌肉也。又云∶昼则发热,夜则安静,
是阳气自热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昼夜不分,是重阳无阴也。亟泻其阳,峻补
其阴。
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中。灸涌泉穴,五壮立愈。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脉候

属性:脉浮大而虚为虚火,沉而实大者为实火,洪数见于左寸为心火,见于右寸为肺火,见于左
关为肝心火,见于右关为脾火,见于两尺为肾经相火。男子两尺洪大者,必遗精,阴火盛也。
凡病痰火,脉沉细而数者,难治。病热有火者,可治,脉洪是也。无火者,难治,沉细是也。
无故而脉洪大者,必病进也。平人脉数者,必有疮疡作也。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经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治之奈何?
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注∶取之阴阳,
则壮水之主,益火之原是也;求其属者,则求水火,以取心肾之阴阳是也。)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又曰∶郁,发之。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沃之,甚热之气,汗而发之,发之不尽,则逆取之。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虚火可补。参、术、生甘草之类。(谓之虚者,正气虚也。)实火可泻。黄连解毒之
类。(谓之实者,邪气实也。)人火正治,龙火反治,郁火可发,当看在何经。
风寒外束,可发。轻者可降,重则从其性而升之。
人壮气实火盛,颠狂者,可用正治。(药用硝、黄、冰、水之类是也。)
人虚火盛狂者,以生姜汤与之。若投以冰水之类正治,立死。
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须温散。
火急甚者,必缓之,生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
补阴则火自降,炒黄柏、熟地黄之类。
轻手接之,热甚而烙手;重手按之,不觉热,此病在肌肉之下,宜发之,东垣升阳散
火汤、火郁汤之类。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温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惟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龙
火也。不可以水温折,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噫!泻火之法,岂止如此。虚
实多端,不可不察。以脏气司之∶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柴胡泻肝火,
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耳。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不两立。阳虚
之病,以甘剂除之,如黄 、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以煎熬为
血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
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
之剂制之,如生地黄、玄参之属。若右肾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补之,如附子、干姜之
属。若胃虚,过食生冷物,抑遏阳气
于脾土,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属。不明诸此,而求火之施治,何
所根据?



<目录>卷之二十\火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棠溪李济之常病目,及居省掾,每服补肝散,以致睛胀,但见KT 槛横排,几至丧明,
令涌泻五七次,继服凉药,方始如故。
丹霞朱僧氏张宗出家,病三阳蓄热,常居静室,不敢见明。明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