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医不以次第而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胎必黑,变
为舛证,此为难治。若见胎如黑漆之光者,十死一生,此心火与邪热,二火相乘,亢
极变为黑色,如火之炎物,极则焦而形黑也。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胃中积热之极,宜速下
之,泻去胃中实火,庶几回生;若下之迟,死期必矣。今撰三十六舌法于左,并方法源流,
可决死生之妙也。
三十六舌法。
【白胎舌】治宜小柴胡汤,或栀子豉汤。
【火烙舌】宜凉膈散,或大柴胡汤下之。
【红星舌】将发黄,宜茵陈蒿汤。
【生斑舌】宜玄参升麻汤,或化斑汤。
【黑炭舌】宜竹叶石膏汤。大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黑圈舌】过经未解,宜大承气汤下之。
【人裂舌】宜凉膈散加黄连主之。
【虫碎舌】宜小承气汤下之。
【厥阴舌】宜理中丸,或四逆汤主之。
【里黑舌】调胃承气汤下之,或解毒汤调之。
【瘟毒舌】黑色者主死。
【死蚬舌】白者无活,主死无疑。凡见舌尖白,根黄,此为表证未解,须宜解表,
然后可攻之。如大便秘者,宜凉膈散泡硝黄热服。小便涩者,宜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
散入姜汁,白汤调下。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见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若初病见此者危
急,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见尖上白胎二分根下黑一分】必有恶寒身疼,如饮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
白虎汤。下痢者,解毒汤。(此亦危证。)
【舌见白胎中有小黑点乱生】当有表证,其病之来虽恶,宜服凉膈散微表之,退即
下之,用承气汤。
【舌见两弦灰色中有黑晕痕二条】此热乘肾,当急下之,用解毒汤加酒泡大黄为末
调服。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则得之,不自白而变黄者,必见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
里也,必用汗下,兼以双解毒汤。
【舌见白胎带黄色者】必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舌见酱黄色肥光者】必表未解,宜小柴胡汤合天水散。可下者,大柴胡汤。
【舌中见黑胎者】同上治。
【舌见黄色者】必先见白胎变黄色也,此为表而传里也。热已入胃,急下之,调胃承气
汤。若不早下,必至黑色而不可救。白中见黑胎者同治。
【舌见白胎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汤加人参。
【舌见白胎滑者】脉在肌肉,为邪在半表半里,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之。
【舌见白而胎滑者】时时自下利,小腹痛引阴筋,此名脏结之证,为邪并入脏深,
为难治。
【舌见四圈白而中有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证,兼见表者,五苓散合益元散,服
之黄尽,方可下之。
【舌见黄而有小黑点者】热必深也,邪传六腑,将入五脏,急下之,调胃承气汤,次进
解毒汤,亦为十存四五也。
【舌见根黄尖白】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合,凉膈散二合,和而服之。如嫌未散,防
风通圣散主之。
【舌见干而涩者】膈邪传胃,并毒极深,必烦渴,急宜下之,大承气汤。若见发黄,
茵陈蒿汤。血证,抵当汤。表有水肿在胁内,十枣汤。结胸者,大陷胸汤。痞满者,大
黄泻心汤。
【舌见四边微红中央成黑灰色行路痕者】此由失下,热退可愈,须四五下之方退,
大承气汤。五次下之而胎色不退者,不治。
【舌见黄而中有黑点乱生者】其证必渴,谵语。脉滑者生,脉涩者死。循衣摸床者
死。下之见黑粪者死,大承气。
【舌见黄而中有黑至尖者】热毒邪气已深,两感者,下之十有九死,宜用九味羌活汤。
不恶寒下利,调胃承气汤。
【舌见弦红心黑者】伤风表未解也,宜双解毒散加双解毒汤微汗之,表证罢可下之。
如结胸烦躁,目直视者,下之。非结胸不可下。
【舌见根黑尖黄微】隐隐不见,如黑灰色,根黑尖黄虽有黑行,其脉实,宜下之,大
承气汤。脉浮而渴者,凉膈散。其能活者十有三四。
【舌见灰色】无恶寒恶风,虽脉浮者亦可下之。若恶风寒,双解毒汤。下之见黑粪者,
不可治。
【舌见根黑尖黄】脉滑者可下之;脉浮者养阴退阳。若恶风寒者,微汗之,双解毒散
下之。不成利者,用解毒汤。
【舌见大黑而有乱纹者】脉滑实,急下之,十得一生。脉浮数无力者不治。



<目录>卷之十四\伤寒补遗

<篇名>昼夜偏剧

属性:热入血室为阴虚,则夜不宁而病剧。汗下过多为亡阳,阳虚则昼不安。
【和解】妇人伤寒发热,昼则明了,暮则谵语,为热入血室,以阴虚而热邪乘虚
而入,故暮谵昼了,小柴胡加牡丹皮汤。
【温】下之后复发汗,昼则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