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83-卫生宝鉴-第56页

前药一处服之。其虫自下矣。
\x【雷金散】\x治诸虫。
雷丸(末。八分) 郁金(末。七分) 黑牵牛(末。一钱半)
上三件末。和匀。以生油调下三两匙。饭压之。
\x【化虫散】\x取寸白虫。
黄丹(半两炒) 锡灰(一两罗) 定粉(二两)
上同研极细末。每服一钱。先烧猪肉五片。吃了后。以生油一口许调药服。至晚取下。妇人有 胎不可服。李副统女子菊花年十三。一服取虫一抄。终身不发。
<目录>卷十四\腹中积聚<篇名>诸湿肿满属性:\x【沉香海金砂丸】\x治一切聚积。散脾湿肿胀、肚大、青筋、羸瘦恶证。
沉香(二钱) 海金砂 轻粉(各一钱) 牵牛头末(一两)
上为末。研独头蒜如泥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灯草汤送下。量虚实加减丸数。取利为 验。大便利止后服。
\x【海金砂散】\x治脾湿太过。遍身肿满不得卧。及腹胀如鼓。
牵牛(半生半熟) 白术(各一两) 甘遂(半两) 海金砂(三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倒流水一盏调下。食前。待宣利。止后服。以上二方。系太医刘仲安传 。用之累累获效如神尤速。故录于此。
\x【续随子丸】\x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
人参 木香 汉防己 赤茯苓(面蒸)
大槟榔 海金砂(各五钱。另研) 续随子(一两) 葶苈(四两。炒)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x【圣灵丹】\x 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涩。
人参(去芦) 木香 汉防己 茯苓(寒食面煨)
槟榔 木通(各二钱。炒) 苦葶苈(半两炒)
上七味为末。枣肉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x【赤茯苓丸】\x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
木香(半两) 赤茯苓(二两。一方一两) 防己(二两) 苦葶苈(四两。炒)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x【人参葶苈丸】\x治一切水肿。及喘满不可当者。
人参(一两。去芦) 苦葶苈(四两炒)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x【海藻散】\x治男子妇人通身虚肿。喘满闷不快。
海藻 大戟 锦纹大黄 续随子(去壳。各一两)
上锉碎。用好酒二盏。净碗内。浸一宿。取出晒干后用。
白牵牛(头末一两。生用) 桂府滑石(半两) 甘遂(麸炒黄。一两) 肉豆蔻(一 个)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半两)
上共前药一处为细末。大人每服二钱。气实者三钱。平明冷茶清调下。至辰时取下水三二行。
肿减五七分。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肿消忌盐鱼肉百日。○小儿肿服一钱。五岁以下者半钱。妇人 有孕不可服。
\x【白丸子】\x治通身肿。及脾腹胀满。喘闷不快。小便赤涩。神效。
轻粉(半钱) 桂府滑石(研炒) 粉霜(研细炒。各四钱) 砂(研炒)
白丁香(杵如米。炒。真者) 寒水石(火烧。研细。各三钱)
上先将轻粉、滑石二味研匀。用油纸裹了。却更和白面作饼。再裹合药。用桑柴火烧。以熟为 度。取出。与前四味一处研匀。水浸。蒸饼搦干为丸。如绿豆大。第一日每服二丸。煎生姜汤送下 。食前。一日三服。第二日三丸三服。第三日四丸一服。第四日五丸亦三服。如觉小便多时。肿渐 减。便休服白丸子。如小便 未多。更服一日。至两服加作六丸做一服。一日亦三服。肿消为效。如服药至第三日。觉牙缝 内痒痛。口气恶。便用漱口药。
黄连(去须) 贯众(各等分)
上为散。每用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龙脑少许搅匀。温漱之。每日煎一钱漱口。如肿消 。忌盐鱼肉、冷硬果食。只吃粥百日。永瘥。如脏腑秘涩气实人。先服治肿海藻散。此药亲用。救人 甚多。神效。
\x【除湿丹】\x治诸湿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牵牛头末(半两) 槟榔 威灵仙 赤芍药 泽泻 葶苈 甘遂(各二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去白。四两)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得更衣。止后服。如服药 前后。忌酒二日。湿面两三日。食后。温淡粥补胃尤佳。
\x【三花神佑丸】\x治中满腹胀。喘嗽淋 。一切水湿肿满。湿热肠垢沉积。变生疾病。久病 不已。黄瘦困倦。血气壅滞不宣通。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咳嗽。头目旋运。疟 气不已。 瘕积聚。坚满痞闷。酒积食积。一切痰饮呕逆。湿热腹满实痛。并宜服之。
轻粉(一钱) 大黄(一两。为末) 牵牛(二两) 芫花(醋拌炒)
甘遂 大戟(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