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四分)
生甘草(六分) 姜黄(四分) 桃仁(汤浸去皮尖。六分) 当归身(六分)
柴胡(四分。详胁下痛。多少用之) 大麦 (一钱半) 甘草(炙六分)
上除桃仁另研外。余同为末。入桃仁研匀。汤浸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白汤送下
。旋斟酌虚实多少用之。
\x【神保丸】\x治心膈痛。腹胁痛。肾气痛。痰积痛。
木香 胡椒(各二钱五分) 干蝎(七个) 巴豆(去心。膜油。十个)
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姜汤下。
\x【丁香止痛散】\x治心气痛不可忍。
良姜(五两) 茴香(炒) 甘草(炙。各一两半) 丁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x【失笑散】\x定心气痛不可忍。小肠气痛。
蒲黄(炒香) 五灵脂(酒研。洗去砂土。各等分为末)
上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x【二姜丸】\x治心脾疼。温养脾胃。疗冷食所伤。
干姜(炮) 良姜
上二味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陈皮汤下。妊妇不宜服。
\x【七气汤】\x治七气为病。内结积聚。心腹绞痛。时发时止。
人参 官桂 炙甘草(各一两) 半夏(五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姜三片。煎七分。稍热服。
\x【益智散】\x治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
川乌(四两) 益智(二两) 干姜(半两) 青皮(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姜五片。枣二个。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食前。
\x【茱萸丸】\x 治脾胃虚冷呕逆。醋心腹闷不快。大效。
官桂(二两) 荜茇 荜澄茄(各一两) 浓朴(姜制)
胡椒(各一两) 黑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干姜(炮。一两) 吴茱萸(拣净。三两。好
酒少许。洗焙)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米饮送下。日三服。
\x【高良姜汤】\x治心腹 痛如刺。两胁支满而闷不可忍。
良姜(五钱) 浓朴(姜制) 当归(炒) 官桂(各二钱)
上 咀。以水一升。煎取四合。强人分作二服。弱人分作三服。一服痛定。止后服。对病增损




<目录>卷十三

<篇名>胃脘当心而痛治验

属性:两浙江淮都漕运使崔君长男云卿。年二十有五。体本丰肥。奉养膏粱。时有热证。友人劝食寒
凉物。及服寒凉药。于至元庚辰秋。病疟久不除。医以砒霜等药治之。新汲水送下。禁食热物。疟
病不除。反添吐泻。脾胃复伤。中气愈虚。腹痛肠鸣。时复胃脘当心而痛。不任其苦。屡易医药。未尝有效。至冬还家。
百般治疗而不瘥。延至四月间。因劳役烦恼过度。前证大作。请予治之。具说其由。诊
得脉弦细而微。手足稍冷。面色青黄而不泽。情思不乐。恶人烦冗。饮食减少。微饱则心下痞闷。
呕吐酸水。发作疼痛。冷汗时出。气促闷乱不安。须人额相抵而坐。少时易之。予思内经云。中气
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冤。又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则卒然而痛
。得炅则已。炅者、热也。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愈。遂制此方。
\x【扶阳助胃汤】\x
干姜(炮。一钱半)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
官桂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 白术
吴茱萸(各五分) 黑附子(炮去皮。二钱) 益智仁(五分。一方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生姜三片。枣子两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三服大势
皆去。痛减过半。至秋先灸中脘三七壮。以助胃气。次灸气海百余壮。生发元气。滋荣百脉。以还
少丹服之。则喜饮食。添肌肉。润皮肤。明年春。灸三里二七壮。乃胃之合穴也。亦助胃气。又引
气下行。春以芳香助脾。复以育气汤加白檀香平治之。戒以惩忿窒欲。慎言语。节饮食。一年而平
复。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温。附子、干姜大辛热。温中散寒。故以为君。草豆
寇仁、益智仁、辛甘大热。治客寒犯胃为佐。脾不足者以甘补之。炙甘草甘温。白术、橘皮苦温。
补脾养气。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作急痛。桂辛热以退寒水。芍药味酸以泻木克土。吴茱萸苦热
。泄厥气上逆于胸中。以为使也。



<目录>卷十四

<篇名>腹中积聚

属性:真定路惠民司令张君。传 砂煎丸、香棱丸、木香 砂煎丸。三方多效。
\x【 砂煎丸】\x消磨积块 癖。一切凝滞。老人虚人无妨。
黑附子(两个。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