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诊杨氏妇阳明标本俱实。先攻其里。后泻经络中
风热。故升麻汤加黄连。以寒治热也。尼长老阳明标本俱虚寒。先实其里。次行经络。升麻汤加附
子。以热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



<目录>卷九\头面诸病

<篇名>阴出乘阳治法方

属性:一妇人三十余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状。
饥不欲食。气短而促。大抵心肺在上。行荣卫而光泽于外。宜显而不藏。肾肝在下。养筋骨而强于
内。当隐而不见。脾胃在中。主传化精微以灌四脏。冲和而不息。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忧思不
已。气结而不行。饮食失节。气耗而不足。使阴气上溢于阳中。故黑色见于面。又经云。脾气通于
口。其华在唇。今水反来侮土。故黑色见于唇。此阴阳相反。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
于上。面始焦。始知阳明之气不足。故用冲和顺气汤。此药助阳明生发之剂。以复其色耳。
\x【冲和顺气汤】\x
葛根(一钱半) 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黄(八分) 人参(七分) 甘草(四分) 芍药
苍术(各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两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早饭后、午前。取天气
上升之时。使人之阳气易达故也。数服而愈。
内经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以升麻苦平。葛根甘温。自地升天。通行阳明之气为君。人之
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气留而不行者。以辛散之。防风辛温。白芷甘辛温。以散滞气。用以为臣。
苍术苦辛。蠲除阳明经之寒湿。白芍药之酸。安太阴经之怯弱。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
属是也。人参黄 、甘草、甘温。益正气以为臣。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生姜辛热。大枣
甘温。和荣卫。开腠理。致津液。以复其阳气。故以为使也。



<目录>卷十

<篇名>眼目诸病并方

属性:上命周都运德甫。诸路求医治眼名方。得金露膏于济南刘太医。用之多效。此药除昏退翳。截
赤定痛。
\x【金露膏】\x治一切眼。神效。
淄州黄丹 蕤仁(捶碎。各一两) 黄连(半两) 蜜(六两)
上先将黄丹铁锅内炒紫色。入蜜搅匀。下长流水四升。以嫩柳枝五七条。把定搅之。次下蕤仁
。滚十数沸。又下黄连。以柳枝不住手搅。熬至二升。笊篱内倾药在纸上。慢慢滴之。无令尘污。
如有瘀肉。加 砂末一钱。上火煨开。入前膏子内。用此药多效。故录于此。
\x【加味春雪膏】\x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瘾涩难开。多泪疼痛。或生翳膜。
黄连(四两洗净。用童便二升。浸一宿。去渣用汁。淬炉甘石汁尽。留石为用)
方炉甘石(十二两) 好黄丹(六两。水飞) 乌鱼骨(烧存性) 乳香
当归(各三钱) 白丁香(半钱) 麝香 轻粉(各少许)
砂(一钱。研细。水调盏内。放汤瓶中。候干为度)
上十味。各为末。另裹起。用白砂蜜二十两。炼去蜡。下炉甘石末不住手搅。次下黄丹及诸药
末。不住手
搅。至紫色不粘手为度。搓作铤子。每用一粒。新汲水少许化开。时时点之。忌酒、湿面、猪肉、
荞麦。
\x【上清散】\x 治上热鼻壅塞。头目不得清和。此二方予从军征南数年。有病眼者。用之多
效。
川芎 薄荷 荆芥穗(各半两) 盆硝 石膏 桔梗(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字。口噙水。鼻内搐之神效。加龙脑三分尤妙。
\x【重明散】\x治一切风热之毒。上冲眼目。暴发赤肿疼痛。或生翳膜瘀肉。瘾涩羞明。两睑
赤烂。炉甘石(一斤。火烧。用黄连水淬为末) 川椒(二钱。熬膏子。入炉甘石末。以火焙干为度)
黄连 铜绿(各半两) 砂(三钱) 蒲黄(半两) 雄黄(二钱) 绿豆粉(四两)
上上六味。同炉甘石末。密罗罗过乳细。齿上嚼不糁为度。后用脑子一钱。南硼砂一钱。研细
。用大豆养之。每用少许。以骨箸干点。卧少时。忌酒湿面诸杂鱼肉辛热等物。此方得之路大夫家。
数口为生。
\x【夜光散】\x治赤眼翳膜昏花。
宣黄连 诃子(各二两) 当归(一两) 铜绿(一钱)
上 咀。以河水三升。同浸两昼夜。于银石器熬取汁。约一大盏。内八分来得所。看渣黑色为
度。生绢纽取汁。再上文武火熬。槐柳条搅。滴水成珠为度。入后膏和剂 猪胰子(二个。先去脂。以禾秆叶梢裹搅
水内。搓洗令脂尽切。入黄连膏内。煮黑色。取出用之)
炉甘石(一两。童便一大碗。炭火烧红淬之。令小便尽。炉甘石粉白为度。研细末)
黄丹(四两。新汲水。淘净。飞细。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