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74-医门法律-第66页

,病而死,其气互传,乃至 十百千万,传为疫矣。倘病者日服此药二三剂,所受疫邪,不复留于胸中,讵不快哉!方中所用皆辛平,更以人参大力 者,负荷其正,驱逐其邪,所以活人百千万亿。奈何庸医俗子,往往减去人参不用,曾与众方有别而能活人耶?
\x清热渗湿汤\x 黄柏(盐水炒二钱) 黄连 茯苓 泽泻(各一钱) 苍术 白术(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服。如单用渗湿,去黄连、黄柏,加橘皮、干姜。
昌阅此一方,差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湿,为湿热暑湿,而群方所主之药,多在寒湿风湿,殊不慊耳。方后云云,
乃是去寒增热,依样葫芦矣。
\x二术四苓汤\x 治诸湿肿满,一身尽痛,发热顿闷,二便不利。 白术 苍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黄芩 羌活 芍药 栀子仁 甘草(各等分) 水二盏,姜三片,灯心一撮,煎服。此方通治表里湿邪,从水道出,兼清暑热之气,
所宜遵也。
\x桂苓甘露饮\x 治湿热内甚,烦渴泻利,小便涩,大便急,霍乱吐下,头痛口干。(方见本门)
\x羌活胜湿汤\x 治脊痛项强,腰如折,项如板,上冲头痛,乃足太阳经气不行,此方主之。 羌活 独活(各一 钱) 本 防风(各一钱半) 荆子 川芎 甘草(炙各四分) 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按∶湿土甚而热,
汗之则易,下之则难。故当变其常法而为表散,此方得之。
\x续随子丸\x 治肺经有湿,通身虚肿,满闷不快,或咳或喘。 人参 汉防己 赤茯苓 寒食面(包煨) 槟榔 木香(各半两) 葶苈(四两炒) 续随子(一两) 海金砂(半两) 上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白 皮汤下。 按∶攻下之方,多过于峻。此治肺经病,以人参为君,海金砂散以白术为君,瘥可耳。
\x除湿汤\x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苍 术(米泔制各二钱)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白术(生用一两) 上 咀,每 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按∶脾恶湿,湿从下入而伤其脾,是以身重足软,小便涩,
大便反利。不温其脾,湿无由去,当以此方加清热利水药。
\x白术酒\x 治中湿骨节疼痛。 白术一两,酒三盏,煎一盏,不拘时频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 按∶此方颛 一理脾,不分功于利小便。盖以脾能健运,湿自不留而从水道出耳。然则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得此非圣药 乎?
\x《金匮》白虎加人参汤\x(有论治暑三十二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 粳米(一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x《金匮》瓜蒂汤\x(有论) 瓜蒂(二七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x清暑益气汤\x(东垣方) 治夏月暑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满气促,肢节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 下痞胀,小便黄数,大便溏泄。或痢口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 人参 黄 升麻 苍术(各一钱) 白术 神曲 (各五分) 陈皮 炙甘草 黄柏 麦门冬 当归 干葛 五味子 泽泻 青皮(各三分) 上水煎,温服。(诸方总论 见前。)
\x人参益气汤\x(东垣) 治暑热伤气,四肢倦怠嗜卧,手指麻木。 人参(一钱二分) 黄 (二钱) 白芍(七 分) 甘草(一钱)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上水煎服。
\x生脉散\x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
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各等分) 水煎服。
\x竹叶石膏汤\x 治暑热烦躁。 石膏(一两) 半夏(二钱) 人参 麦门冬(各三钱) 甘草(二钱) 竹叶 (二十个揉碎) 上姜三片,水煎服。
\x黄 人参汤\x(并加减法) 黄 (一钱自汗过多者加一钱) 人参 白术(各五分) 苍术(五分无汗一钱)
橘皮(不去白) 甘草 当归身(酒洗) 麦门冬(各二分) 黄柏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 粒) 上水二盏,煎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三 分。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三分。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三分、川芎三分。
头目不清利,上壅下热,加蔓荆子三分、 本二分、细辛一分、川芎三分、生地黄二分。如气短精神少,梦寐间困乏无 力,加五味子九粒。大便涩,隔一二日不见,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各五分、桃仁三 粒去皮尖、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