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辨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宜栀子豆豉汤吐以升之,或用升阳散火汤以达之。若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以导之。若阳气上争,得汗者,生。(原注:阳邪陷入阴分,阴邪上干阳位二层,为辨证关键。)

内伤恶寒,得暖便减。外感恶寒,絮火不除。恶寒者,周身毛窍被寒遏郁,不得阳气以卫外,故皮毛洒淅,虽向火覆被,不能御其寒也。人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在太阳之气,则通身恶寒。从头项而至背膂,太阳循行之经也。若病在太阳之经,则背恶寒。恶寒之外,又有身寒,着衣重复而身尚冷,乃三焦火热之气不能温肌肉也,急温之、灸之。

背恶寒者,背为阳气行道,或阴邪凝滞,或阳极似阴,故恶寒也。若寒邪在里,口中和而背恶寒者,属少阴证,宜附子汤;阳邪陷内,口燥渴而背恶寒者,属阳明证,宜人参白虎汤。若心下有留饮,背寒冷如掌大者,宜十枣汤。若湿痰凝聚背心,时有一块冷者,宜苓桂苍术甘汤加半夏、南星、芥子。


寒热辨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原注:热极生寒,寒极生热,所谓亢则害也。)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风气客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减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使人tR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往来寒热少阳证。寒热相因,小柴胡。如疟,寒热三五发,太阳麻桂等汤除。

伤寒伤风辨

(原注:风伤卫,卫主气,阳也。寒伤荣,荣主血,阴也。)

伤寒郁而后发热,伤风初起热即发。伤寒肢冷脉浮紧,伤风肢温浮缓脉。伤寒恶食汗涕无,伤风能食汗涕出。(原注: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寒相因相离少,三阳俱有恶寒风,恶风属阳法从表,三阴恶寒不恶风。


自汗

(原注;汗出而表不解者,或为风邪未尽,或为风湿相搏。)

自汗在太阳,为风邪,桂枝汤证也;在阳明,为热越,白虎承气汤证也。若表虚自汗者,宜玉屏风散;阴虚盗汗者,宜当归六黄汤。

头汗

(原注:邪盛则汗,必热。阳脱则汗,必冷。)

头为诸阳之会,瘀热在里,不能发越,故热蒸于头,但头汗出也。有发热而头汗者,宜清理湿热。有水结而头汗者,宜温散水气。若火邪疫邪而头汗者,或白虎汤清之,或承气汤下之。惟虚阳上脱,汗出如珠者,不治。

手足汗

四肢者,诸阳之本,胃主四肢。今热聚胃中,逼其津液旁达于四肢,故手足缛缓钩鲆玻宜急下之。若虚寒已极,手足出冷汗者,宜四逆汤。

发汗有二法,湿邪用香燥药发汗,即以去湿燥病,用滋润药滋水,即以作汗。凡脉微,汗冷如膏,手足厥逆而舌润者,亡阳也,宜温药救阳;脉洪,汗热不黏,手足温和而舌干者,亡阴也,宜凉药救阴。(原注:止热汗,用浮小麦一两、大枣七枚,水煎服。)

头痛

头痛少阳盛两边,太阳连项厥阴巅,阳明在额眼眶甚,太少二阴痛亦连。

三阴经皆有头痛、身必发热,各随其经治之。若无热,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厥阴经证也,宜吴茱萸汤;若疫证头胀痛如破者,胃家邪实,气不下降也,宜承气汤;若痰厥头痛者,时重时轻,宜半夏白术天麻汤。

外感头痛,痛甚不休;内伤头痛,乍痛乍止。昼痛暮止者,气虚也;暮痛昼止者,血虚也。

身痛

身痛而发热无汗者,表实也,宜麻黄汤。身痛而不能转侧者,风湿也,宜桂枝加附子汤。身痛如被杖者,阴证也,宜四逆汤。身痛而脉迟者,血虚也,宜黄耆建中汤。若劳伤,身痛、脉虚、体倦者,宜补中益气汤。

头重

(原注:浊阴寒湿之邪,上干清阳之位,故使人头重。)

太阳项强恶寒,而头重不能举者,表邪也,宜汗之。若阴阳易病,眼中生花者,宜烧军散。若杂病,百节解散者,宜补剂。若湿痰随气上升而头重者,宜涤痰利湿。

头眩

上虚则眩。头旋者,为眩运;头昏者,为眩冒。有因风、因痰、因火、因虚之不同。

项强

项背儿儿(音殊)强太阳,脉浮无汗葛根汤;有汗桂枝添葛入,脉沉括蒌桂枝方;结胸项强如柔痉,大陷胸丸下必康;但见少阳休汗下,小柴去(半)夏入(栝)蒌良。



痉病汗多血液伤,恶寒身热脉弦长,颈项强急面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

咽痛咽痒

咽痛有二,脉浮数、面赤、吐浓血而咽痛者,阳毒证也;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