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至病家,宜默坐片时。先调停自气,令呼吸均匀,方诊其脉。(平人气象论云常以不
病患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大约以我呼吸一息,得彼脉四至五至为准则。(呼吸闰
以太息,故在四至五至之间。)此为平和之脉,断为无病。虽病亦极微浅,以脉不为病变故也。(
病邪微,不能变易其脉。)若一息三至,不及四五,是名迟脉。迟则气寒而行慢,故病主冷。
若一息六至,过于四五,是名数脉。数则气热而行快,故病主热。转迟则更迟,在
三至以下,而冷者愈冷矣。转数则更数,在六至以上,而热者愈热矣。此迟数脉病
之相应也。迟数既明,寒热乃定。欲知寒热之所属,又当别乎浮沉耳。



<目录>卷一

<篇名>内外因第九

属性: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
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
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为提纲,引申触类。
在表则浮,在里则沉。迟则为寒,数则为热。固一定不易之理,而因则有二焉。
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外感六淫,因之于天。内伤七情,因之于人。六淫者,天之
阴阳风雨晦明也。即《左传》医和所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
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也。淫者,淫佚偏胜。久而不复之谓。故阴淫则过于清冷,
而阳气不治,寒疾从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栗之类。阳淫则过于炎燠,而阴气不
治,热疾从起,如狂谵烦渴,血泄浸淫之类。风淫则过于动摇,而疾生HT 末,如
肢废毛落、 习螈 之类。雨淫则过于水湿,而疾生肠腹,如腹满肿胀,肠鸣濡
泻之类。晦淫则过于昏暗,阳光内郁,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热中脏燥之类。明
淫则过于彰露,阳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动悸,错妄失神之类。七情者,人之
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即所谓七气。而巢氏《病源论》,以劳气易惊气,又增寒热二
气,广为九气。若配四时五脏,则又只言五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
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是已。据巢氏言九气之状,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
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气上者,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食,故气上矣。喜气缓者,喜则气和,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气消者,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矣。恐气下者,
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矣。寒气收聚者,寒则
经络涩滞,故气收聚矣。热气泄者,热则腠理开窍,营卫通,故汗出而气泄矣。忧
气乱者,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气耗者,劳则喘且汗,
内动外泄,故气耗矣。思气结者,思则身心有所止,气留不行,故气结矣。是谓九
气,而七气即在其中。虽皆内因,而为病则有二种。一种因感触情境,气久不散,
着而为病者,病生于情也。一种因五行之盛衰,五脏之虚实,互相胜复,病中见情
者,情生于病也。病生于情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
曰∶东方生风,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南方生热,
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在声为歌,在变
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
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
胜恐。又《灵枢》口问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
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脉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
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又《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忧恐悲喜怒,
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
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又《灵枢》本神篇云∶怵惕思虑者则伤
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
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
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