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57-医林改错-第14页

:(兼记难产胎衣不下方)
古人论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一月肝经养,二月胆经养,三月心经养,四月三焦养,五 月脾 经交代,胆经交棒,此论实在无情无理。儿在母腹,全赖母血而成,一言可了,何必图取虚 名,故作欺人之论。又如子啼门云∶儿在母腹,口含脐带疙瘩,吮血养生。请问初结胎无口 时,又以何物吮血养生?既不明白,何不归而谋诸妇,访问收生婆,访问的确再下笔,断不 致遗笑后人。岂知结胎一月之内,并无胎衣。一月后,两月内,始生胎衣。胎衣既成。儿体 已定。胎衣分两段,一段浓,是双层,其内盛血;一段薄,是单层,其内存胎。浓薄之间,
夹缝中长一管,名曰脐带,下连儿脐。母血入胎衣内盛血处,转入脐带,长脏腑肢体,周身 齐长,并非先长某脏,后长某腑。一月小产者,并无胎衣;两月小产者,有胎衣,形如秤锤 ,上小下大,不过是三指长短;三月小产者,耳目口鼻俱备,惟手足有拳不分指;至月足临 生时,儿蹬破胎衣,头转向下而生,胎衣随胎而下,胎衣上之血,随胎衣而下,此其长也。
最关紧要是难产,古人原有开骨散,服之有效者,有不效者,其方总论活血开骨,不重用力 劳乏。佘每用开骨散,重加黄 ,不过一时胎即下。至胎衣不下,古人原有没竭散,始而用 之,有效与不效,继而加倍用之,胎衣立下。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古开骨散属性:治难产。
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龟板(八钱) 血余(一团,烧灰) 加黄 (四两,生)
水煎服。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古没竭散属性:治胎衣不下。
没药(三钱) 血竭(三钱)
为末,滚水调服。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黄桃红汤属性:治产后抽风,两目天吊,口角流涎,项背反张,昏沉不省人事。
黄 (八两,生) 桃仁(三钱,研) 红花(二钱)
水煎服。
妇科以《济阴纲目》为最,《医宗金鉴》择其方论,纂为歌诀,令人易读易记。惟抽风 一症,方不效,余已补之。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古下瘀血汤属性:治血鼓。何以知是血鼓?腹皮上有青筋,是血鼓腹大。
桃仁(八钱) 大黄(五分) 虫(三个) 甘遂(五分,为末冲服,或八分)
水煎服。与前膈下逐瘀汤,轮流服之安。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抽葫芦酒属性:治腹大周身肿。
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三钱。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 自抽之义。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蜜葱猪胆汤属性:治通身肿,肚腹不大。
猪胆(一个,取汁) 白蜜(四两四钱,调和一处) 葱头(四个,带白一寸) 黄酒(半斤)
用酒煎葱两三沸,将酒冲入蜜胆内,服之立效。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刺皮散属性:治遗精,梦而后遗,不梦而遗,虚实皆效。
刺 皮一个,瓦上焙干,为末,黄酒调,早服。实在效真难吃。
<目录>卷下\怀胎说<篇名>小茴香酒属性:治白浊,俗名骗白,又名下淋,精道受风寒,药全不效。
小茴香一两炒黄为粗末,黄酒半斤烧滚冲,停一刻,去渣服酒。
<目录>卷下<篇名>痹症有瘀血说属性: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有温热发散药不 愈,
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 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 ,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 ,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 <目录>卷下\痹症有瘀血说<篇名>身痛逐瘀汤属性:秦艽(一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 红花(三钱) 甘草(二钱) 羌活(一钱) 没药 (二钱) 当归(三钱) 灵脂(二钱,炒) 香附(一钱) 牛膝(三钱) 地龙(二钱,去土)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 一二两。
\x方歌\x 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
黄 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目录>卷下\痹症有瘀血说<篇名>砂丸属性:治瘰 鼠疮,满项满胸,破烂流脓,无不应手取效。
砂(二钱,研细) 皂角子(一百个) 干醋(一斤,前二味入醋内浸三日)
入砂锅内熬之,将干,将锅底 砂拌于皂子上,候干,以微火焙干,或以炉台上炕之。
每晚嚼五粒,或八粒,一日早晚或吃两次,以滚水送。然干则皂子过硬,为末服亦可。方内 砂有红白二种,余所用是红色者。未知白色 砂,功效若何。 砂红色者,出库车北山洞 中,夏令从洞中出火,人不能近前,冬令回民赤身近洞取之。《本草》言西域盐卤熬成者,
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