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二作。亦可酒渍煮饮。
治头风方第七
《病源论》云∶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于脑,而引目系(胡计反)故也。
《养生方》云∶饱食仰卧,久成气病,头风。
又云∶饱食沐浴,作头风。
《耆婆方》治人一切风气风眩病三光散方∶秦胶(十二分)茯神(十二分)独活(八分)三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依日月法。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面病四时散方∶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四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二。依日月法。
春各四分,夏各二分,秋各八分,冬各十二分。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面风病五脏散方∶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山茱萸(分两,依四时散)五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二。依日月散法。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面风,头中风病六时散方∶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山茱萸本(依四时散分两)六味,切,捣筛以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二。依日月散法。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中风病,中风脚弱,风湿痹病七星散方∶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天雄山茱萸本七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依四时散法。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面风,中风;湿痹脚弱,房少精八风散方∶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山茱萸本天雄钟乳(研七日)八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依四时散分两,依日月散法。
又云∶治人风气,风眩,头面风,中风脚弱,风湿痹弱,房少精,伤寒心痛,中恶冷病十善秦胶独活茯神薯蓣山茱萸本天雄钟乳(研七日)夕药干姜十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二。依四时散分两。
《千金方》治风头眩,口目痛,耳聋大三五七散方∶天雄(三两)细辛(三两)山茱萸(五两)干姜(五两)薯蓣(七两)防风(七两)六味,下筛,为散渍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加。
又云∶小三五七散主头风目眩方∶天雄(三两)山茱萸(五两)薯蓣(七两)三味,下筛,渍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又云∶治头风方∶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头。
又方云∶芥子末,酢和,敷头一周时覆之。
又方∶葶苈子煮,沐,不过三四度,愈。
又方∶菊花,独活,草,防风,细辛,蜀椒,皂荚,桂心,杜蘅,可作汤沐及熨之。
(《《录验方》桃花散治风头眩倒及身体风痹走在皮肤中方∶石南(五两)薯蓣(四两)黄(三两)山茱萸(三两)桃花(半升)菊花(半升)真朱(凡八物,合冶下筛,食竟,酒服半钱匕,日三,稍增之。
《集验方》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防风枳实汤方∶防风(三两)枳实(三两,炙)茯神(四两)麻黄(四两,去节)细辛(二两)芎(三两)升)十一物,切,以水六升合竹沥,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频服两三剂尤良。
《葛氏方》治患风头每天阴辄发眩冒者方∶取盐一升,以水半升和,涂头絮巾,裹一宿。当黄汁出,愈。附子屑一合,纳盐中尤良。
又方∶以桂屑和苦酒,涂顶上。
《范汪方》治鼻孔偏塞,中有脓血。此乃是头风所作,兼由肺疾。宜服此散方∶天雄(八分,炮)干姜(五分)薯蓣(四分)通草(六分)山茱萸(六分)天门冬(八分)凡六物,冶下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稍加至二匕。
《极要方》疗风头痛,眼眩心闷,阴雨弥甚方∶防风(二两)当归(一两)山茱萸(一两)柴胡(二两)薯蓣(二两)鸡子(二两,去白黄上,为散,用鸡子黄和散令调,酒服方寸匕,日三。
《僧深方》∶治头风方∶吴茱萸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染汁,以拭发根,数用。
灸头风方∶《千金方》云∶灸天窗穴,在上星后一寸。
灸后顶穴,在百会后一寸。
《百病针灸》云∶灸百会穴,在顶上旋毛中。
又灸前顶穴,在亚会后一寸五分。
又灸五处穴,在当两眼入发际一寸。
治中风口噤方第八
《病源论》云∶诸阳经筋,皆在于头。三阳之筋,并络入于颔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葛氏方》治口噤不开者方∶取大豆五升,熬令黄黑,以五升酒,渍取汁。奏强发口,以灌之。
又方∶独活四两,桂二两,以酒水各二升,合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卧。
《千金方》治中风口噤方∶术(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又方∶服淡竹沥一升。
《极要方》疗中风口噤不知人方∶豉(五升)茱萸(一升)以水七升,煮三沸,饮之。(《千金方》同之。)《广利方》理中风口噤不开方∶独活一大两。切,以清酒二大升,煮取一升半。即大豆五大合,熬取煎酒热,投豆中,密盖《效验方》治人卒中风欲死口不开身不得着席大豆散方∶大豆(二两,熬令焦)姜(二两)蜀椒(二两,去目,汗。)凡三物,捣下筛,酒服一钱匕,日一愈。
《新录方》治口噤方∶灸承浆穴,在颐前下,唇之下。
又方∶灸颐尖七壮。
治中风口方第九
《病源论》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