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安众方》产后中风,角弓反倒,口不语方∶蒜(二十辨)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灌之,极验。
《产经》治产后中风,口噤独活汤方∶独活(三两)防风(二两)干姜(二两)桂心(二两)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凡六物,以清酒三升,水七升,合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产后柔风方第二十八
《病源论》云∶产后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未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
《葛氏方》治产后若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者方∶独活四两,以清酒二升合煮,取升半,分二服。
《产经》治产后中柔风,身体疼痛独活汤方∶羌独活(三两)葛根(三两)甘草(二两,炙)麻黄(一两)桂心(三两)生姜(六两)夕药(三两)干地黄(二两)凡八物,以清酒二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一方无夕药。
治产后虚羸方第二十九
《病源论》云∶夫产损动腑脏,劳伤血气。轻者节养将摄,盈月便得平复,重者其日月虽满,气血犹未调和,故虚羸也。
《千金方》治产后虚羸喘乏,或一寒一热,状如虚,名为劳积,猪肾汤方∶猪肾(一具,去脂皮。无,用羊肾)香豉(一升)白粳米(一升)葱白(切,一升)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五升,去滓适性饮之,不瘥重作。
《葛氏方》治产后虚羸,白汗出鲤鱼汤方∶鲤鱼肉(三斤)葱白(一斤)香豉(一升)凡三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微汗即止。
治产后不得眠方第三十
《葛氏方》若产后虚烦不得眠者方∶枳实,夕药分等并炙之,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产后少气方第三十一
《医门方》疗产后少气,无力困乏虚烦者方∶人参茯苓(各十分)甘草(炙)桂心夕药(各八分)生麦门冬(去心)生地黄(各二十分)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产后不能食方第三十二
《子母秘录》云∶产后诸状亦无所异,但若不能食方∶白术(四两)生姜(六两)上二味,细切,以水酒各三升,暖火煎药,取一升半,绞去滓,分温再服,许仁则与女。
《博济安众方》产后呕逆不能食方∶浓朴(二两,炙)白术(一两,炒)上,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四五服。
治产后虚热方第三十三
《病源论》云∶产腑脏劳伤,血虚不复,而风邪乘之;搏于血气,使气不宣泄,而痞涩生热,或肢节烦愦,或唇干燥,但因虚生热,故谓之虚热。
《葛氏方》治产后烦热,若渴或身重痒方∶熬大豆,酒淋及热,饮二升,温覆取汗。
《千金方》治产后虚热头痛方∶白夕药(五两)桂心(三两)干地黄(五两)牡蛎(五两)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产后渴方第三十四
《病源论》云∶妇人以肾系胞,产则血水俱下,伤损肾与膀胱之气,津液竭燥,故令渴。
《医门方》疗产后大渴不止方∶芦根(切,一升)栝蒌(三两)人参甘草(炙)茯苓(各二两)生麦门(各四两,去心)大枣(十二枚)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子母秘录》云∶产后渴方∶新汲水和蜜饮之,仍不论多少李,温与大新妇服之。
治产后汗出方第三十五
《病源论》云∶凡产后皆血虚,故多汗。
《录验方》治产后虚劳,汗出不止牡蛎散方∶牡蛎(二两)干姜(二两)麻黄根(二两)凡三物,冶筛,杂白粉,粉身,不过三四便止。
《千金方》治产后虚羸,盗汗,时邑邑恶寒方∶吴茱萸(如鸡子大)一味,以酒三升浸之半日,煮得二升,顿服一升,日再。间日饮之。
《子母秘录》治产后汗出不止,兼腹痛虚乏劳方∶通草夕药当归(各三两)生地黄(切,一升)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温三服。(今按∶《博济安众方》∶夕药,当归各一两,生地黄切半升。上,水二升,煎取一升,分服。)
治产后无乳汁方第三十六
《病源论》云∶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
《葛氏方》云∶凡去乳汁,勿置地,虫蚁食之,令乳无汁,可以泼东壁上。
又云∶治产后血乳无汁者方∶烧鹊巢末,三指撮,酒服之。
又方∶末蜂房,服三指撮。
《短剧方》下乳散方最验。
钟乳(五分)通草(五分)漏芦(二分)桂心(二分)栝蒌(一分)甘草(一分)凡六物,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石膏三两,以水三升,煮三沸,一日饮,令尽,良。
《集验方》治乳无汁方∶取栝蒌根切一升,酒四升,煮三沸,去滓,服半升,日三。
《经心方》治妇人无乳汁方∶赤小豆三升,煮取汁,顿服之。
又方∶捣韭一把,取汁服,冬用根。
《千金方》治乳无汁方∶取母猪蹄一具粗切,以水二升,煮饮汁,不出更作。
又方∶烧鲤鱼头,末,酒服三指撮。
《僧深方》治乳不下方∶取生栝蒌根,烧作炭,冶下筛,食已,服方寸匕,日四五服。
又方∶冶下栝蒌,干者为散,勿烧,亦方寸匕,井华水服之。
《医门方》疗乳无汁方∶母猪蹄(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