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6-医心方-第135页

,更作。
又方∶取水菘,捣绞取汁,服一升,日三即瘥。
又方∶取生茱萸茎,叶一虎口,握之断去握前后,余握中央,便熟捣绞,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七合,顿服之,神效。
治射公中人已有疮者方∶取蜈蚣大者,一枚,小炙之,捣末,苦酒和敷疮上良。
又方∶取斑蝥一枚,火烧捣末,苦酒和敷上。
又方∶取芥子捣令熟,苦酒和浓涂疮上半日。
又方∶取野狼牙叶,冬取根捣之令熟,敷所中处,又饮四、五、六合汁,防毒恐入内也。
《集验方》治射公中人疮,令人寒热方∶乌扇根(二两)升麻(二两)凡二物,以水三升煮得一升,适寒温,尽服之,滓敷上。
《葛氏方》治射工中人方∶初见此疮,便水摩犀角涂之,燥复涂勿住。
又方∶急周绕去疮一寸,辄一灸,灸一处百壮,疮上亦灸百壮。
又方∶切葫,拓疮上,灸葫上十壮,并取常思草捣绞汁,饮一、二升,以滓敷之。
又方∶白鹅屎,取白者二枚,以少许汤和令相淹,涂上。
《枕中方》治一切虫蛇、射工、沙虱百毒方∶生胡麻,捣,敷上吉,不过三度愈。
治沙虱毒方第五十一
《病源论》云∶山内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着身,阴雨日行草间,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以手摩赤上,痛如刺,过三日之后,令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人在山涧洗浴竟,巾拭如芒毛针刺,熟见,以竹簪挑拂去之。已深者用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挑不得,灸上三、四壮,则虫死云云。
《抱朴子》云∶有沙虱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践涉必着人。唯日烈草燥时,瘥耳。
其大如毛发之端,初着人便入皮里,其所在,如有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着爪上行动也。若不即挑之,此虫钻至骨,便周行走人身中。其病与射工相似,皆杀人。人行有此虫之地,每还所住,辄当以火自灸疗,令遍身,则此虫堕地去也。若带入物麝香丸,玉壶丸,犀角丸等,兼避沙虱,短狐也。若猝不得此药者,但可带好生麝香亦佳。
以雄黄、大蒜分等,合捣,带一丸如鸡子者亦善。又可以此药涂疮,亦愈。又咀赤苋根饮之,亦愈。
《葛氏方》治沙虱毒方∶以大蒜十斤,着热灰中,温之令热,断蒜及热以注疮上,尽十斤,复以艾丸灸疮上七壮。
又方∶斑蝥二枚,熬一枚,末服之,烧一枚令尽烟,末以着疮中,立愈。
又方∶山行宜竹管盛盐,数视体足,见,以盐涂之。
《极要方》治沙虱毒方∶以麝香、大蒜,和捣,以羊脂和,着以筒中带之,大良。
《苏敬本草注》云∶煮葱茎,浸或捣,敷贴,大效。
治水毒方第五十二
《病源论》云∶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舂秋辄得,一名中水,一名溪中,一名中洒,一名水中病,亦名溪温。今人中溪,以其病与射工诊侯相似,通呼作溪病,其实有异,有疮是射工,而无疮是溪病。
《葛氏方》云∶水毒初得之,恶寒,头微痛,目匡疼,心中烦懊,四肢振,腰痛骨节皆强,两膝疼,或翕翕热,但欲眠,旦醒暮剧,手足指逆冷至肘膝上,二、三日则腹中生虫,食下部,肛中有疮,不痛不痒,令人不觉,视之乃知耳。不即治,过六、七日,下部便脓溃,虫上食五脏,热盛烦毒,注下不禁,八、九日死,良医所不能治。觉得之,急当视下部,若有疮正赤如截肉者,为毒最急;若疮如蠡鱼齿者,为阴毒,犹小缓,要皆杀人,不过二十日也。欲知是中水,非当作数斗汤,以小蒜五升咀投汤中,莫令大热,热则无烈,去滓,适寒温,以自浴。若身体发赤斑纹者是也。其无异者,当以他病治之。治之方∶取梅若桃枣,捣绞饮汁三升许,汁少以水解及绞之。
又方∶常思草,捣绞饮汁一、二升,并以绵染汁导下部,日三。
又方∶捣蓝青,与少水以涂头面身体,令匝匝。(《千金方》同之。)又方∶取蓼一把,熟捣以酒一杯,合和绞饮汁。
若下部生疮已决洞者方∶桃皮叶,熟捣水渍令浓,去滓着盆中,坐自渍,虫出。
《千金方》治水毒方∶捣苍耳汁,服之一升,以绵沾汁导下部,日三。
《集验方》治中水秘方∶取水萍曝干,以酒服方寸匕。
又方∶捣梅叶取汁,服半杯。小儿不能饮,敷乳饮之。
《范汪方》云∶青龙汤,治中水寒热方∶升麻(二两)龙胆(一两)葳蕤(一两)大青(一两)凡四物,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作再服。不静复作,加小附子一枚,四破之,分作三服,良。
又云∶治水中下部疮决洞,医所不能治方∶灸穷骨五十壮,良。
治井冢毒第五十三
《病源论》云∶凡古井冢及深坑、井,多有毒瓦斯,不可辄入,五月、六月间最甚,以其郁气盛故也。若事辄必须入者,先下鸡鸭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有毒,便不可入也。
《短剧方》云∶凡五月、六月,深井中及深突深冢中皆有毒瓦斯,入令人郁KT,能杀人,如其必宜入中者,当先以鸡鸭鹅毛及杂毛投其中,毛得自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