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雄黄(二两)八角附子(一枚)苦参(一两)猪膏(一枚)凡六物,煎,捣附子三物为末,猛火煎猪膏、发、鱼,令尽,纳末药,敷疮上。
《范汪方》治疥水银膏方∶水银(一两二分,一方二两)黄连(一两)黄柏(一两,炙)蓝漆(一两)乱发(二分,烧成灰)凡五物,捣下筛,和以神明膏三合,令相得,涂疥上,日三。神良。
又方∶羊蹄根捣,猪脂和涂,或小与盐。
《极要方》胡粉膏疗疥方∶胡粉(三两)水银(二两)松脂(二两)猪膏(六两)上,煎成去滓,纳水银、胡粉,和调。涂疮上,日二。
又方∶苦酒摩野狼跋子涂之,效。
又方∶用椿木叶,以煮汁洗之。
又方∶以酢磨练实根涂之。
《陶景本草注》∶柳叶煮以洗之。
又方∶漏芦根,苦酒磨以敷之。
《苏敬本草注》∶取柏枝烧其下,承取汁名(音诸),甚治疥也。
《本草稽疑》云∶野狼血涂之久疥,良。忌食鱼一月,永瘥,效。
治恶疮方第四
《病源论》云∶诸疮生身体,皆是体虚受风热,风热与血相搏,故发疮。若风热挟湿毒之气者,则疮痒痛肿,而疮多汁,身体壮,谓之恶疮也。
《养生方》∶铜器盖食,汗入食,发恶疮、内疽。
又云∶醉而交接,或致恶疮。
又云∶井水和粉洗足,不病恶疮。
又云∶饮酒热未解,以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轻者渣。
《刘涓子方》治恶疮方∶用杏仁熬令黄黑,豉熬令黑焦,膏和敷上。
《录验方》甘氏乌膏治天下众疮,医术不能瘥,有虫者,悉治之方∶水银(一两)黄连(二两)墨(二分)上三物,猪膏和,熟,研调如脂,敷不过二三,即愈。秘方。(《僧深方》于潜墨云云。)《范汪方》治恶疮中生肉挺出方∶末石留黄敷之,有汁着末,无汁以唾和,敷之。
《僧深方》治恶疮肉脱出方∶乌头末,以敷疮中,恶肉立去。佳。
《千金方》治恶疮方∶烧篇竹灰,和楮白汁封。
又方∶河水煮白马屎,十沸,洗之。
又云∶十年不瘥者方∶盐汤洗,以地黄叶贴之。
又方∶烧猪屎一升,敷之。
又方∶烧苦瓠子末,敷之。
又方∶烧鲫鱼灰,和酱清敷之,主一切恶疮。
又方∶以牛屎熏即愈。凡疮皆可熏。
又云∶恶疮十年不瘥似癞方∶蛇蜕皮一枚,烧之末,下筛,猪脂和敷之。
又方∶苦瓠一枚,咀,煮取汁洗疮,日三。
又云∶恶疮名曰马疥,其大如钱方∶以水煎自死蛇一头,令烂去骨,以汁涂之手下,瘥。
《葛氏方》治大人、小儿猝得诸恶疮,不可名识者方∶烧竹叶,以鸡子中黄和涂之。
又方∶取牛膝根,捣涂之。
又方∶取螂虫绞取汁,敷疮,疮中虫即走出。
又方∶腊月猪膏一升,乱发如鸭子一枚,生鲫鱼一头。合煎令消尽,不沸止。又纳末雄黄、雌黄、苦参屑各二两,大附子一枚,令搅凝,盛器。以敷诸疮,无不瘥。
又云∶若疮中恶肉突出者∶末乌梅屑,敷疮中,佳。
《极要方》疗一切恶疮十年以上,并漏疮及疥癣作孔,久不瘥方∶黄连(一两)芦茹(一两)蛇床子(一两)石(一两,别捣)水银(半两)上捣筛,以腊月猪脂和如稀泥,下水银,令销尽即成,先以泔清洗疮,然涂药讫,仍以黄柏末,绵沾粉之,令不污衣。
《集验方》治恶疮身体面目皆烂有汁方∶取生鱼三寸者,并少豉,合捣令熟,以涂之,燥复涂。
又云∶治恶疮方∶练子(一升)地榆(五两)桃仁(五两)苦参(五两)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洗之。
又云∶恶疮,人不能名者方∶取头垢,猪脂和,涂疮中。
治热疮方第五
《病源论》云∶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因运动劳役,腠理则虚而开,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之。
《短剧方》热疮者,起疮便生白脓是也。
《刘涓子方》治猝发热疮方∶炭长二尺许,烧令赤,以水二升,灌之出炭,取汁浴之即愈。
《录验方》治热疮黄连粉散方∶水银(熬)黄连胡粉(熬,各一两)凡三物,先捣黄连,下筛。然后合三物熟和之,盐汤洗疮,拭令净,药敷之,日二。
治夏热沸烂疮方第六
《病源论》云∶盛夏之月,人肤腠开,易伤风热,风热毒瓦斯搏于皮肤,则生沸疮。其状如汤之沸,轻者,匝匝如粟粒;重者,热汗浸渍成疮,因以为名,世呼为沸子。
《新录方》治夏月热沸疮方∶细筛锻石粉上。
又方∶以生桑叶揩上。
又方∶酢浆煮洗之。
又方∶以水萍揩涂之。
又方∶捣菟丝苗揩涂之。
《令李方》治人身体热沸生疮方∶矾石(四两,熬)白善(六两,熬)凡二物,冶筛,先以布拭身,乃以药粉之,日二。
今按∶《师说》云∶嚼疮者,风邪在皮肉间,夏时蒸热气时成疮,如风矢,先痒后痛。
色赤白,隐疹如粟米大,治之方∶柚叶,煮水洗之。
又方∶煮栀子叶洗之,亦研栀子粉之。
又方∶粟粉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