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肝虚积热之证,时发时歇,初则红肿疼痛,涩泪难开,久则渐重,遂 生翳膜,视物昏暗,宜用青箱子丸治之。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赤膜下垂歌属性:条文:赤膜下垂覆睛瞳,赤膜从气下垂风,此属肝肺热冲眼,泪流痛愈如朱红,
羚羊知母黄芩黑,桔梗柴胡栀子茺。
方剂:羚羊饮 羚羊角(镑)一钱五分 知母 黄芩 黑参 桔梗 柴胡 栀子(炒)各 一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赤膜下垂,初患之时,气轮上边起赤膜一片,垂至风轮,下覆瞳人。
[2]缘肝、肺之热,冲于眼内,致生赤膜,泪流痛痒,宜服羚羊饮。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两眦赤脉歌属性:条文:眦赤病属心经火,大眦多实小眦虚,实者洗心散归芍,麻黄连芥大黄栀,
虚者九仙芩芥芍,菊芎归草芷通宜。
方剂:七宝洗心散方 当归一钱 赤芍药一钱 麻黄八分 黄连一钱 荆芥八分 大黄一钱 栀 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九仙散方 黄芩 荆芥 赤芍药 菊花 川芎 当归 甘草 白芷 木通谷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服。
【注】[1]眦赤之证,赤脉起于大眦者,心经之实火也;赤脉起于小眦者,心经 之虚热也。
[2]实者用洗心散,两解其实邪;虚者宜九仙散,清降其虚热也。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两睑粘睛歌属性:条文:两睑粘睛眵痒疼,脾胃风湿热甚成,菊花通圣硝黄桔,芍草荆归膏薄芎,
麻芩栀滑翘防术,外加羌细菊蔓荆。
方剂:菊花通圣散方 芒硝五分 大黄(酒蒸)五分 桔梗一钱 白芍药(炒)五分 甘草(生 )一钱五分 荆芥穗五分 当归五分 石膏一钱 薄荷五分 川芎五分 麻黄五分 黄芩一钱 栀子(炒黑)一钱 滑石二钱 连翘五分 防风五 分 白术(炒)五分 外加羌活、细辛、菊花、蔓荆子各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两睑粘睛之证,睑内生疮,眵泪痒痛,胞睑粘合难开,此乃脾、胃中 风湿热盛,合邪上攻。
[2]宜用防风通圣散羌活、菊花、细辛、蔓荆子,外散风邪,内清邪热。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花翳白陷歌属性:条文:花翳白陷在乌睛,四围渐起漫神瞳,状如枣花鱼鳞翳,肺肝风热脑中冲,
知母饮子防风桔,知母硝黄芩细茺。
方剂:知母饮子 防风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茯 苓一钱 细辛一钱 茺蔚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花翳白陷者,乃黑睛生翳,风轮四围渐起,中间低陷,其翳状如枣花 鱼鳞之形,乌睛或白或带微黄。
[2]此因肺肝积热,风邪上冲于脑所致,宜用知母饮子。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青风不足歌属性:条文:已成青风不足证,还睛散内用苓参,防风地骨车前子,羌活川芎共细辛。
方剂:青风还睛散方 茯苓 人参 防风 地骨皮 车前子 羌活 川芎 细辛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滓温服。
【注】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青风有余歌属性:条文:已成青风有余证,羚羊汤内用羚羊,元参地骨车前子,川芎羌活细辛良。
方剂:青风羚羊汤方 羚羊角一钱 元参一钱 地骨皮一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羌活 一钱 细辛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
【注】
% <目录>外科卷下\总纲<篇名>突起睛高歌属性:条文:突起睛高珠肿疼,风热毒火上冲睛,针后亡热桔梗饮,硝黄茺芍黑芩风,
还睛五味参芩细,山药车前防防远茺。
方剂:退热桔梗饮子 桔梗 芒硝 大黄 茺尉子 白芍药(炒) 黑参 黄芩 防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还睛丸方 五味子半两 人参二两 茯苓一两 细辛半两 山药一两 车前子 防风 远志 茺蔚子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1]突起睛高之证,缘风热火毒,上冲于眼,疼痛难忍,睛珠突高胀起。
[2]宜先用针出其青涎毒水后,服退热桔梗饮子,用还睛丸调理可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