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5-医宗金鉴-第487页

方歌】喉瘤郁热属肺经,多语损气相兼成,形如元眼红丝裹,
或单或双喉旁生。
【注】此证由肺经郁热,更锭多语损气而成。形如元眼,红丝 相裹,或单或双,生于喉旁。亦有损大蒂小者,不犯不 痛,或醇酒炙搏,或因怒气喊叫,犯之则痛。忌用针刀 ,宜服益气清金汤以消瘤,碧玉散点之即效。
方剂:益气清金汤 组成:苦桔梗(三钱) 黄芩(二钱)
浙贝母(去心,研) 麦冬(去心)
牛蒡子(炒,研,各一钱五分)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生栀子(研)
薄荷 甘草(生,各一钱)
紫苏(五分)
竹叶三十片,水三钟,煎一钟,食远服。滓再煎服 。
【方歌】益气清金肺热攻,注喉成瘤元眼形,陈蒡芩苏苦桔贝,
麦冬栀薄草参苓。
又方:消瘤碧玉散 组成:硼砂(三钱) 冰片 胆矾(各三分)
共研细末,用时以箸头蘸药,点患处。
【方歌】消瘤碧玉点喉瘤,开结通喉热可搜,君以硼砂冰片兑,
胆矾末入患皆瘳。
<目录>外科卷上\胸乳部<篇名>甘疽属性:【方歌】甘疽忧思气结成,膺生谷粒紫萎形,寒热硬痛宜速溃,
溃迟须防毒陷攻。
【注】此证由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膺上,即胸膛两旁肉高处,
属肺经中府穴之下,无论左、右皆能为患。初如谷粒色 青,渐若栝蒌色紫,坚硬疼痛,憎寒壮热,速溃稠脓者 顺;若过十日寒热不退,信脓不生,脉见浮数,防毒内 陷攻里,致生恶证属逆。初宜服荆防败毒散,以疏解寒 热,次服内托黄耆散。应期不溃者,急服十全大补汤托 之。其余内外治法,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内托黄耆散(见背部中搭手)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目录>外科卷上\胸乳部<篇名>膻中疽属性:【方歌】膻中疽起粟粒形,色紫坚硬渐焮疼,七情火毒发任脉,
急随证治缓成凶。
【注】此证生于心窝之上,两乳中央,属任脉经膻中穴。由脏 腑不和,七情不平,火毒凝结而成。初起如粟,色紫坚 硬,渐生焮热肿痛,憎寒壮热,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 叶薄荷叶汗之。或烦躁作呕,唇焦大渴,宜夺命丹清之 ,俟表证已退,急服托里透脓汤;若疮势不起属虚,宜 十全大补汤托之。但脓中为气海气之所居焉,施治贵早 ,若迟则毒陷攻里,伤膜透气者逆。其余内外治法,俱 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夺命丹(见背部阴阳二气疽)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目录>外科卷上\胸乳部<篇名>脾发疽属性:【方歌】脾发疽生心下旁,炙搏毒酒火为殃,初如粟粒时寒热,
渐增肿痛溃脓昌。
【注】此证生于心窝下两旁,属脾经食窦穴,无论左右俱生之 ,皆由过食炙搏、厚味、药酒,以致脾经积火,成毒而 发。初起形如粟粒,寒热往来,渐增肿痛。若顶尖、根 束,红活鲜润,应期即溃稠脓者顺;若顶平、根散,色 紫坚硬,届期不溃,既溃脓如蟹沫者逆。初服荆防败毒 散汗之,唇焦大渴、烦躁者,宜服太乙紫金锭,次服内 疏黄连汤清之。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
方剂:太乙紫金锭 组成:雄黄(鲜红大块者,研末,三钱)
朱砂(有神气者,研末,三钱)
麝香(拣净皮毛,三钱)
川五倍子(一名文蛤,捶破,研末,二两)
红芽大戟(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土 大棉色白者,性烈峻利,弱人服之反致吐血 ,慎之勿用。去上品者去芦根,洗净,焙干      为末,一两五钱)
山慈菇(洗去毛皮,焙干,研末,二两)
千金子(一名续随子,仁白者,去油,一两)
以上之药,各择精品,于净室中制毕,候端午、七 夕、重阳,或天月德天医黄道上吉之辰,凡入室合药之 人,三日前俱宜斋沐,更换新洁衣帽,临日方入室中,
净手薰香,默认药王牌位,主人率众焚香拜祷事毕,各 将前药七味,称准入于大乳砵内,再研数百转,方入细 石臼中,渐加糯米浓汁,调和软硬得中,方用杵捣千余 下,极至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者重服 二锭,以取通利,后用温粥补之。修合时,除合药洁净 之人,余皆忌见。此药惟在精诚洁净方效。
【方歌】太乙紫金诸疮毒,疔肿痈疽皆可除,雄朱倍麝千金子,
红芽大戟山慈菇。
适证:一、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恶菌,河豚中毒,自死牛 马、猪、羊六畜等类之肉人误食之,必昏乱卒倒或 生异形之证,并用水磨灌服,或吐或泻,其人必苏   。
一、南方山岚瘴气,烟雾疠疫,最能伤人,感之才觉意 思不快,恶寒恶热,欲呕不呕,即磨一锭服之,得   吐利便愈。
一、痈疽发背,对口疔疮,天蛇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 疔,及杨梅疮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