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丸.
青六散 芍药芩连葛根汤 八柱散
5.食泻实下虚消导, 饮泻实者神佑斟, 虚者春泽甘露饮, 痰泻实攻
虚六君, 火泻草芍芩连葛, 暑泻红麴六一匀, 滑泻八柱理中附, 粟壳
乌梅诃蔻寻.
【注】食泻形气实者, 宜大承, 化滞等药下之, 形气虚者, 宜枳术,
平胃等消导之. 神佑斟, 谓虽当用神佑丸逐饮, 然亦斟酌不可过也.
春泽, 谓春泽汤也. 甘露饮, 谓五苓甘露饮也. 芍药芩连葛根汤, 即
甘草, 芍药, 黄芩, 黄连, 葛根也. 青六散, 即六一散加红麴也. 八
柱散, 附子理中汤加罂粟壳, 乌梅, 诃子, 肉蔻也.
泻心导赤散 茯苓车前子饮 苓桂理中汤
6.口糜泄泻虽云热, 上下相移亦必虚, 心脾开窍于舌口, 小肠胃病
化职失, 糜发生地通连草, 泻下参苓白术宜, 尿少茯苓车前饮, 火虚
苓桂理中医.
【注】口疮糜烂泄泻一证, 古经未载, 以理推之, 虽云属热, 然其上
发口糜下泻即止, 泄泻方止, 口糜即生, 观其上, 下相移之情状, 亦
必纯实热之所为也. 心之窍开于舌, 脾之窍开于口, 心脾之热, 故上
发口舌疮赤糜烂. 胃主消化水谷, 小肠主盛受消化, 心脾之热下移小
肠胃腑, 则运化之职失矣, 故下注泄泻也. 口糜发时, 晚用泻心导赤
散,滚汤淬服之, 即生地, 木通, 黄连, 甘草稍也. 下泄泻时, 早晚
用参芩白术散, 糯米汤服之. 若小便甚少, 下痢不止, 则为水走大肠
,宜用茯苓, 车前子, 二味各等分, 煎汤时时代饮, 利水导热. 若服
寒凉药口疮不效, 则为虚火上泛, 宜用理中汤加肉桂大倍茯苓, 降阳
利水. 降阳而口糜自消, 水利泄泻自止, 可并愈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一卷

<篇名>痢疾总括

属性:1.大瘕小肠大肠泻, 肠癖滞下古痢名, 外因风暑湿蒸气, 内因不谨
饮食生. 白痢伤气赤伤血, 寒虚微痛热窘疼, 实坠粪前虚坠后, 湿热
寒虚初久称.
【注】大瘕泻者, 里急后重, 数至圊而不能便, 茎中痛也. 小肠泻者
,溲涩而便脓血, 少腹痛也. 大肠泻者, 食己窘迫, 大便色白, 肠呜
切痛也. 肠癖者,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 阴受之, 则入五脏,?? 胀闭
塞,下为飧泻, 久为肠癖, 腹痛下血也. 滞下者, 积汁垢腻, 与湿热
滞于肠中, 因而下也. 此皆古痢之名也. 然痢之为病, 里急后重, 下
痢脓血, 小便赤涩. 里急者, 腹痛积滞也. 后重者, 下坠气滞也. 小
便赤涩者, 湿热郁滞也. 皆因外受风暑湿蒸之气, 内伤生冷饮食过度
而生也. 白痢自大肠来. 大肠与肺为表里, 肺主气, 故属伤气也. 赤
痢自小肠来, 小肠与心为表里, 心主血, 故属伤血也. 寒闭痛甚, 寒
开痛微, 痢开痛减, 故痛微也. 虚者少气, 气无壅滞, 故亦痛微也.
热者多实, 性急不得舒通, 故窘痛甚也. 后坠下迫肛门, 粪出坠止,
为粪前坠, 乃滞也, 故曰实坠. 粪出更坠, 为粪后坠, 非滞也, 故曰
虚坠. 初痢多属湿热, 久痢多属寒虚也.
噤口痢 水谷痢 风痢 休息痢 热痢 寒痢 湿痢 五色痢
2.噤口饮食俱不纳, 水谷糟粕杂血脓, 风痢坠重圊清血, 休息时作
复时停, 热痢鱼脑稠粘秽, 寒痢稀拾浊逍, 湿痢黑豆汁浑浊, 五色
相杂脏气凶.
【注】噤口痢者, 下痢不食, 或呕不能食也. 水谷痢者, 糟粕脓血杂
下也. 风痢者, 似肠风下清血而有坠痛也. 休息痢者, 时发作时停止
也.五色痢者, 五色脓血相杂而下也, 若有脏腐尸臭之气则凶.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一卷

<篇名>痢疾死证

属性:3.水浆不入痢不止, 气少脉细皮肤寒, 纯血噤口呕脏气, 身热脉大
命难全.
【注】下痢不止, 水浆不入, 气少脉细, 皮肤寒, 死于阳绝也. 下痢
纯血, 噤口, 呕逆脏气, 身热脉大, 死于阴绝也.
仓廪汤 大黄黄连汤
4.初痢表热宜仓廪, 里热冲心大黄连, 寒痢理中诃蔻缩, 附白桂赤
不须言.
【注】初痢有表证发热者, 不宜攻之, 法当先解其外, 用仓廪汤汗之
.里热盛, 上冲心作呕噤口者, 法当先攻其里, 用大黄, 黄连, 好酒
煎服攻之. 寒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