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成无己曰: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
损阳气,胃气大虚,故吐不止。
程应旄曰:发汗后见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虚而寒,故一误不堪再误也。
@@@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
阳明病,脉浮而迟,浮主表热,迟主里寒。今其证下利清谷,则为里寒太甚,法当温
之,宜四逆汤主之。
【集注】
汪琥曰:阳明经病,脉当从长,今脉但浮,此在表之热凝也。腑病脉当从数,今脉过
迟,此在里之寒甚也,故见下利清谷。其所利之谷食,色不变气不臭,即完谷不化也
,此里寒已极,故与四逆汤也。
@@@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注】
凡阳明病,无论在经在府,必乘其旺时而解,申、酉、戌,阳明旺时也。经气旺,则
邪气自退,故解也。
【集注】
张志聪曰: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
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
音切
奄音厌 趺音夫 抟音团 屎音豕 摸音莫 捻音聂 蘸庄陷切 挺庭上声 绕音扰
愦占对切 怵□律切 疸音旦 瘕匣牙切 漱音瘦 轺时饶切 蘖音伯 潦郎到切
沸音芾 尿同溺 转株恋切 □音噎 蛔音回



<目录>卷二

<篇名>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

属性: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
谓在外之太阳也;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也。邪入其间,阴阳相移,寒热交作,邪正
相持,进退互拒,此际汗、吐、下三法俱在所禁,故立小柴胡汤和解法,加减施治。
然小柴胡加减法中,又有:口不渴身有微热者,加桂枝以取汗,及下后胸□满微结,
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汗之。又有柴胡证具,
而反下之,心下满而□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及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
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更有本柴胡证,
医以丸药,下之微利,胸□满而呕,日晡潮热者,小柴胡加芒硝汤下之等法。是仲景
亦有汗、下之法,惟在临证详察,因病施治,不可执一也。
@@@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
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眦,从耳后入耳中,挟咽出颐颔中。邪伤其经,故口
苦、咽干、目眩也。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也;咽干者,热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热
薰眼发黑也。此揭中风、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凡篇中称少阳中风、伤寒者,即具此
证之谓也。
【集注】
林澜曰:论中言少阳病,胸□痛耳聋,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痞□,半表半里之
证详矣。此何以曰:口苦咽干目眩也?大抵病于经络者,此篇诸条已悉之矣,若胆热
府自病,则又必有此证也。
沈明宗曰:此虽少阳总证,然偏里矣。少阳主胆,其脉循□络于耳,故胸□痛而耳聋
。仲景另出手眼,以补口苦、咽干、目眩之里证,乃括少阳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
伤而言也。
吴人驹曰:少阳者,一阳也。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若从火化,火盛则干,故口苦咽
干也。少阳属木,木主肝,肝主目,故病则目眩也。
魏荔彤曰:胆府与少阳经为表里,而非半表半里之谓。半表者,对太阳之全表言;半
里者,对太阴之全里言,故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总以经络之界为言。又曰:经中所
谓不必悉具者,指或中余证,而少阳经胆府之主病,未有不悉具而遽可指为少阳病成
者。
@@@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注】
少阳,即首条口苦、咽干、目眩之谓也。中风,谓此少阳病,是从中风之邪传来也。
少阳之脉,起目锐眦,从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循□。表邪传其经
,故目赤耳聋,胸中满而烦也。然此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胸满而烦,非太阳证具之邪陷
胸满而烦者比,故不可吐、下,若吐、下则虚其中,神志虚怯,则悸而惊也。此揭中
风邪传少阳之大纲也。
【集注】
程知曰:少阳惟宜和解,若吐之则虚其阳而悸,下之则虚其阴而惊。
汪琥曰:少阳有吐下之禁,只因烦满,故误行吐下之法。成注谓:吐则伤气,气虚者
悸;下则亡血,血虚者惊、。不知惊悸,皆主于心,误吐且下,则津液衰耗,神志虚
怯,故悸而惊也。
沈明宗曰:胸中烦满似乎可吐,但在少阳,其邪已下胸循□,吐之徒伤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