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而用五苓散,则犯重竭津液之禁矣。太阳上篇,类此证者数条,唯一条水入即吐,
水不下行,故无小便不利之文,此条应有「小便不利」四字。
【注】
发汗已,为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初入
阳明胃热,白虎汤证也。今小便不利而烦渴,是太阳府病,膀胱水畜,五苓证也。故
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内利,表里均得解矣。
【集注】
方有执曰:已者言发汗毕,非谓表病罢也。烦渴者,膀胱水畜,不化津液,故用四苓
利之;浮数者,外表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注】
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
,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故
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惟脉浮数汗出,小
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
【集注】
郑重光曰:伤寒本无汗,汗因发而出也。上条烦而渴,此条但渴不烦,里证较轻,治
亦不殊;若更不渴,则内无燥,里病少而表证犹多也。故用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一
,示三表一里之意,易名曰茯苓甘草汤者,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



<目录>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篇名>茯苓甘草汤方

属性: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一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是方乃仿桂枝、五苓二方之义,小制其法也。有脉浮数汗出之表,故主以桂枝。去大
枣芍药者,因有小便不利之里,恐滞敛而有碍于癃闭也。五苓去术、泽、猪芩者,因
不渴不烦,里饮无多,惟小便一利可愈,恐过于燥渗伤阴也。
【集解】
汪琥曰: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二方,皆太阳标本齐病,表里兼主之剂。何谓标?太阳
之经是也。何谓本?膀胱之府是也。经在表,本在里。五苓散,邪已入府表证已微,
故方中只用桂枝一味主表,其余四味皆主里之药也。茯苓甘草证,邪犹在经,里证尚
少,故方中又用茯苓一味以主里,其余三味皆主表之药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
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
【注】
伤寒未发热,脉多浮紧,寒盛也。已发热。脉多浮数,热盛也。均宜麻黄汤发汗则愈
。若不发汗而误下之,不成逆坏者,必其人里气素实也。故惟见失汗身重之表,误下
心悸之里,则不可复发其汗,当待其表里自和,自然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因失汗表
实,误下里虚,尺中脉微,表里未谐,故不即解也。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平则和
,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使里实之法,即下条用小建中汤法
也。
【集注】
喻昌曰:此亦先建中而后发汗之变法。要知仲景云:尺脉微者,不可发汗。又云:尺
微者,不可下。无非相人津液之奥旨,所以误下之,脉虽浮数不改,亟宜发汗者,亦
必当谛其尺脉,不可率意径情有如此者。
张璐曰:误下身重心悸,纵脉仍浮数,亦不可复发其汗。设尺脉微,为里阴素虚,尤
宜戒也。脉浮而数,热邪已甚,将欲作汗,今误下之,故身重心悸,当与小建中和其
津液,汗出而愈。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
伤寒二、三日,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必其人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
盖心悸阳已微,心烦阴已弱,故以小建中汤先建其中,兼调荣卫也。
【集注】
王肯堂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脉j细,属少阳,不可
汗,汗之则谵语胃不和则烦而悸。大抵先烦而后悸者是热,先悸而后烦者是虚,治病
必求其本者此也。
程应旄曰:可见阳去入阴,必有其先兆,善治者,急宜杜之于未萌,心中悸而烦,则
里气虚而阳为阴袭,建中汤补虚和里,保定中州,以资气血为主。虽悸与烦,皆小柴
胡汤中兼见之证,而得之二三日,里证未必即具,小柴胡汤非所宜也。
魏荔彤曰:建中者治其本也。与建中后,除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
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传里,则应下之,以中州既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所谓急
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



<目录>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