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此皆太阳病之所由来,非别阴证阳
证也。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
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
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
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跻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按】
「数则为虚句」,疑是衍文。
【注】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邪脉也,数则为热邪脉也,动则为诸痛脉也。头痛发
热,太阳证也。热蒸于阳,阳虚则自汗出,热蒸于阴,阴虚则盗汗出,阴虚当恶热,
今反恶寒,故知此非阴虚之盗汗,乃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当解表,医
反下之,遂使动数之热脉变为寒迟,盖动数乃表邪欲传,因下而逆于膈中,故不传而
脉亦变也。表客阳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气不能布息,烦躁,心中懊□
,心下因□,迳从实化而为结胸矣。法当以大陷胸汤主之。若不从实化,不成结胸,
但头汗出至颈,余处无汗,则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泻也,热湿合化,故
身必发黄也。
【集注】
成无己日:动数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分,脉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太阳病、表未解而攻里,里已虚矣。虽见浮而动数之阳脉,一经误下,则
必变为迟阴之脉矣。胃中空虚,短气躁烦,虚之甚矣。借曰:阳气内陷,心中因□而
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力,不缓于承气,下而又下,宁不畏其重虚耶!即阳病实邪下
后,若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者,亦以栀子豉汤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阳误
下后,明有虚证乎?【按】震亨所论治,以栀子豉汤吐之,亦是未成结胸,从胸虚有
热而化者宜也。若从胸虚有寒而化者,不论已成未成结胸,则又当从活人书温补法矣
,不可混施也。
方有执曰:太阳之脉本浮,动数者亦传也。太阳本自汗,而言微盗汗,本恶寒,而言
反恶寒者,稽久而然也。膈,心胸之间也。拒,格拒也。言膈气与邪气相格拒而为痛
也。客气,邪气也。短气,促气不能布息也。懊□,心为邪乱而不宁也。阳气,客气
之别名也,以本外邪,故曰客气。以邪本风,故曰阳气。以里虚因而陷入,故曰内陷
。自若不结胸句至末,以变之轻者而言也。



<目录>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篇名>大陷胸汤方

属性: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另碾)一钱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
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集解】
方有执曰:上焦有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汤。平邪荡寇,将军之职也,以大
黄为君;咸能软坚,以芒硝为臣;彻上彻下,破结逐水,以甘遂为佐;惟大实者,乃
为合法。如挟虚或脉浮,不可轻试。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
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详其证治也。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津液伤矣。不大便五
六日,胃府燥矣。舌上燥渴,胃中干也。日晡潮热,胃热盛也。从心下至少腹,□满
而痛不可近者,谓胸腹之中上、下俱□满结实大痛,手不可近,故以大陷胸汤主之无
疑也。
【集注】
『内台方议』曰:「日晡所」作「日晡所发」。
方有执曰:此明结胸有阳明内实疑似之辨。晡,日加申时也。小有,微觉有也。盖不
大便,燥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皆似阳明内热。惟小有潮热,不似
阳明大热之甚。所以阳明必以胃家实为主,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皆不得入阳明例者
,亦以此也。
程知曰: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故用大陷胸汤,由胸□以及肠胃,皆可荡涤无余。若
但下肠胃结热,而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
吴人驹曰: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
下之,而脉自渐出也。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注】
大结胸,邪重热深,病从心下至少腹,□满痛不可近,脉沉实,故宜大陷胸汤,以攻
其结,泻其热也。小结胸,邪浅热轻,病正在心下□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脉浮
滑,故用小陷胸汤以开其结,涤其热也。
【集注】
程应旄曰:按陷胸条曰:心下痛按之石□。又曰:心下满而□痛。此曰:病正在心下
。则知结胸不拘在心下